巴中泄火的小巷子,巴中消愁的小巷道
巴中泄火的小巷子
你说人这一辈子,谁还没点烦心事儿呢?前两天跟老张喝酒,他猛灌一口白酒,把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:“走,带你去个地方。”我跟着他七拐八绕,就钻进了这条巷子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墙角青苔绿得能掐出水来,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晃晃悠悠的。
巷口修鞋的李师傅抬头看见我们,手里锥子没停:“又来啦?今儿眉头皱得能夹苍蝇。”老张往他工具箱旁的小凳一坐,摸出烟递过去。两个人也不多话,就看着巷子里晾晒的衣裳随风摆动。说来也怪,在这待了不到一刻钟,老张紧绷的肩膀明显松了下来。
巴中消愁的小巷道
再往里走,完全是另一番天地。傍晚时分,各家灶台升起炊烟,炒菜的滋啦声混着收音机里的川剧唱腔。卖豆腐脑的杨嫂瞧见我,舀了满满一碗:“多加辣子少放醋,记得你口味。”她家窗台上摆着七八盆茉莉,开得正盛,那股子清香能把人心头的褶皱都熨平了。
巷子深处有家剃头铺,老师傅的手艺传了叁代。我去理发那次,正碰见个年轻人跟师傅诉苦职场不顺。老师傅推子嗡嗡响着,慢悠悠地说:“年轻人啊,头发乱了能理平,心乱了就停下来看看天。”这话朴实,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这条巴中泄火的小巷子藏着太多这样的瞬间。王奶奶总会给晚归的邻居留门灯,开杂货铺的老陈帮外出的人收快递一收就是好几年。这些细碎温情像暗夜里零星灯火,虽不耀眼,却足够照亮回家的路。
现在城里高楼越盖越多,这样的小巷子越来越少。可每当心里堵得慌,我还是会来这儿走走。坐在石阶上听老人们下棋落子的脆响,看小孩子追着黄狗跑过整条巷子。这时候你会觉得,那些让人憋闷的事,其实就像巷子尽头那缕炊烟,看着重,风一吹也就散了。
老张现在偶尔还来找我喝酒,但很少再提要去“泄火”了。他说光是想到这条巷子还在那儿,心里就踏实。或许这就是巴中消愁的小巷道最神奇的地方——它不帮你解决任何问题,却让你有了面对问题的力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