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同城饮茶,醴陵本地茶聚相约
这几天路过状元洲,总看见不少茶友在亭子里摆开阵势,紫砂壶、盖碗、公道杯一字排开,那阵仗比公园里下象棋的老爷子们还讲究。有个穿棉麻衫的大哥招呼我:“来喝杯今年的醴陵秋茶?”就着江风啜了一口,顿时觉得整个人都舒展开了。
说来也怪,这两年醴陵人突然不爱扎堆打麻将了,反倒兴起了醴陵同城饮茶的风气。老街的“清源茶社”周末总是满座,老板把八仙桌搬到巷子口,路过的人都能分到一盏。有次遇见个带茶饼来的云南媳妇,她边撬茶边说:“我们那儿讲究山场,你们醴陵人倒好,在哪喝茶就把哪喝成风景。”
茶香里的烟火人间
上周末在滨河路茶市碰见开瓷器厂的李姐,她拎着定制的釉下彩茶具直笑:“现在客户来了不带他们参观车间,先约着喝叁道茶。去年光靠茶桌上谈成的订单,都够给员工多发年终奖了。”她手边那套山水画茶杯确实精巧,青花在灯光下像蒙着层水雾。
其实这种醴陵本地茶聚相约的模式特别随意。有时是微信群里喊一嗓子“谁存了十年老茯砖”,半小时后就能凑齐一桌人。开茶馆的小赵说现在最俏的是二十人包场,他们干脆把叁楼改成了长条茶席,最近接了个同学会订单,客人要求每桌配不同的醴陵红茶。
记得有回在姜湾古窑遗址旁喝茶,卖毛豆的婆婆也凑过来看热闹。泡茶的小姑娘顺手给她倒了杯,老人家咂摸着嘴:“这茶汤透亮得像我们醴陵的沩山水。”后来婆婆经常挎着篮子来送当季水果,有次还带来自己晒的野山楂,说是配红茶最相宜。
现在连小区凉亭都成了临时茶席。我们单元楼下的石桌常年摆着茶海,下班路过总能看到不同的面孔。上周叁晚上碰见邻居教留学生泡功夫茶,那个韩国姑娘举着闻香杯惊叹:“原来茶叶在热水里舒展的样子,就像醴陵瓷器上的缠枝莲。”
这种随性的茶聚渐渐串起了整座城市的脉络。开舞蹈工作室的姑娘把茶席搬进练功房,说练完舞喝杯茶连脚尖都是暖的;东风酒店的大厨研发了茶香干锅虾,用的就是本地红茶的茶汤;连快递站小哥都备着旅行茶具,等件儿的功夫能泡上两巡。
昨天路过电信局,看见几个年轻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花坛边开会,保温杯里泡着金骏眉。带眼镜的男孩抬头笑笑:“我们创业团队把醴陵同城饮茶当团建,比在会议室头脑风暴管用。”他们手边还摊着陶瓷镇的样品画册,茶杯压着的图纸上,新设计的茶具线描还带着水渍。
暮色渐浓时,状元洲的茶友们开始收捡茶具。穿棉麻衫的大哥正在约下周的茶局:“我淘到八十年代的老厂货,到时候都来品品。”江面掠过几只白鹭,空气里还萦绕着若有似无的茶香,这种滋味大概就是这座瓷城独有的温度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