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岭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事件
你说现在这学生娃,手里头到底有多少零花钱?前两天我在菜市场听见几个家长扯闲篇,说公主岭有个初中生,为打个电话竟花了八百块,足足聊了叁小时。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这得是啥重要电话啊?
这事儿说起来挺邪乎。那孩子平时看着挺老实,成绩在中上游晃荡,谁也没想到会整这一出。他爸妈发现话费账单时都懵了,还以为电信局搞错了。后来一查通话记录,好家伙,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二点,雷打不动地连线。
电话那头究竟是谁
你肯定也好奇,这电话到底是打给谁的?班主任?课外辅导?还是...其实是他转学去外地的好哥们。那孩子跟着爹妈搬去深圳半年了,俩人就靠着这电话续着友谊。你说现在的小孩,咋就这么重情义呢?
我寻思着,这公主岭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,背后藏着现在孩子的情感空缺。你想想,独生子女本来就孤单,好不容易有个知心朋友还分隔两地。那孩子后来坦白,说每次挂完电话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就像丢了啥东西。
不过话说回来,八百块对普通家庭可不是小数目。那孩子是把压岁钱全搭进去了,还省了半年的早餐钱。他妈又气又心疼,说你要早说想同学,咱攒钱让你暑假去见一面不就得了?
这事儿在家长群里炸开了锅。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任性,也有人觉得情有可原。李大姐家闺女今年高二,她说能理解这种感情:“青春期孩子的友谊,比咱们想象的要深沉得多。”
其实想想我们年轻时,不也干过类似的事儿么?我上中学那会儿,为了给外省笔友寄信,愣是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买纪念邮票。只是现在通讯方便了,感情表达反而更直接了。
说到这个学生高价通话3小时事件,我倒觉得给家长们提了个醒。有时候孩子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,都藏着没说完的话。要是能早点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,多聊聊天,也许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排解孤独了。
后来那两家大人商量着拉了微信群,让孩子们可以视频聊天。虽然见面难,但至少不用再烧钱打电话了。听说最近那两个孩子还在组队打游戏,关系反倒比从前更铁了。
这事儿在公主岭传开后,电信营业厅的小张说,现在来办校园套餐的家长,都会特意问问有没有长途优惠。而那个初中生呢,现在成了班里的人气王,大家都佩服他为了朋友这么舍得。
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片海,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偶然泛起的浪花。要是能多蹲下来听听他们的声音,或许就能读懂那些看似冲动举动里的真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