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青州百米周边邻里
这几天在青州老城区闲逛,突然想起手机里那个总被忽略的功能——附近的人。说起来挺有意思,咱们住在钢筋水泥森林里,有时候对面楼晾什么颜色的内衣都一清二楚,却不知道隔壁住着怎样的人。
记得上周叁下午,我顺着古街的青石板路慢悠悠地走,在百年槐树下听见两个摇蒲扇的大爷聊天。穿白汗衫的说他家阳台的兰草开了并蒂花,灰衬衫立即接话:"是不是紫砂盆那株?我每天晨练都从你家楼下过,早看见花苞鼓得厉害。"两人就着养花经聊了半个钟头,我这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在青州100米内附近的人里,藏着这么多鲜活的故事。
隔壁飘来的红烧肉香
我家住在叁楼,每到傍晚,厨房窗口总会飘来各家的饭菜香。西户做的糖醋鱼特别地道,东户好像偏爱辣炒鸡块。最绝的是楼下202的阿姨,每周五准炖红烧肉,那个浓油赤酱的香气顺着通风道往上爬,惹得我家的猫都在窗台转悠。
直到社区中秋茶话会才见到本尊,系着碎花围裙的王婶笑着摆手:"我儿子就爱这口,他在城南工地当监理,每周回来打牙祭。"说完递给我保鲜盒,里面装着油光锃亮的红烧肉。现在每次闻到这个味道,就会想起王婶说"远亲不如近邻"时眼角的笑纹。
我们这栋楼有个微信群,原先只是物业发通知用。不知从哪天开始,有人把车钥匙落在超市,邻居拍照发群里;六楼新婚小夫妻烤曲奇烤糊了,全楼都闻到焦味,大家在群里嘻嘻哈哈教他们掌控火候。这些青州百米周边邻里的琐碎日常,让冷冰冰的楼宇有了温度。
昨天晨跑时遇到个生面孔,牵着柯基在花坛边张望。我顺手指出宠物店位置,他咧开嘴笑:"刚搬来叁天,这青州100米内附近的人真热心。"原来他是新入职的医生,租住在17号楼。分别时他忽然说:"您运动完记得拉伸,看步态有点足外翻。"
菜市场刘姐的摊位总围着人,不光因为蔬菜新鲜。谁家媳妇坐月子该煲什么汤,孩子积食吃什么菜,她都能说出门道。有回我感冒咳嗽,她塞给我一把鱼腥草:"回去加梨子炖水,比吃药灵。"后来才知道,她女儿是省城中医院的护士。这些散落在青州百米周边邻里的生活智慧,比搜索引擎来得更贴心。
社区公告栏贴着少儿编程班招生启事,落款是9栋的陈老师。去年他组织孩子们用废旧纸箱做航天模型,现在活动室还挂着那个褪色的"空间站"。斜对角烘焙店每天把临期面包放在共享冰箱,保安老张会仔细分给晚归的年轻人。这些细碎的温暖,让"附近的人"不再是个虚拟词条。
黄昏时站在阳台望去,万家灯火渐次亮起。602的钢琴声淌下来,101的爷爷在侍弄月季,几个穿校服的孩子骑着单车掠过银杏树。忽然觉得,所谓青州100米内附近的人,不过是这些具体而微的相遇——是借半块生姜的情分,是下雨天帮忙收被子的举手之劳,是晨起碰面时那句"吃了吗"。
手机突然震动,楼下水果店发来消息:"您常买的涌泉蜜桔到货了,给您留了两斤。"窗外飘来王婶家的红烧肉香,混着桂花树的清芬。忽然想起古籍里记载青州有"仁厚之风",这穿越千年的温润,原来就藏在青州百米周边邻里的烟火日常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