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溪大学城后街的服务,周边街区生活服务
穿过岑溪大学城正门那条总堵车的马路,拐进后街,仿佛一下子切换了频道。这里没有教学楼里那种规规矩矩的氛围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热腾腾的生活气。刚到这儿的学生,第一站往往不是图书馆,而是这条挤满了各种小店的后街。
早上七点多,后街就醒了。包子铺的蒸笼摞得老高,白花花的热气混着肉香直往外冒,老板一边麻利地收钱找零,一边跟熟客唠着:“还是老样子?俩肉包一豆浆?”隔壁的水果摊,老板娘正仔细地把新到的橘子摆成小山,时不时吆喝两声“新鲜橘子,甜过初恋嘞!”这种带着点夸张的叫卖,学生们早就习惯了,反而觉得格外亲切。赶早课的同学匆匆买份早餐,睡眼惺忪地汇入人流,后街的一天,就这样开始了。
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方便
说真的,这条街最大的好处的就是方便。你几乎能找到生活所需的一切。手机屏摔了?街角那家维修店的小哥手艺不错,价格也公道,还能一边等着一边跟他聊几句最新的游戏。打印店更是学生们的救星,期末考试前的复习资料、社团活动的海报,总是挤满了人,打印机嗡嗡作响的声音,听起来居然有点让人安心。理发店、文具店、小超市……所有这些店铺提供的周边街区生活服务,像一张细密的网,兜住了学生们琐碎的日常,让离家的日子也变得便当起来。
午饭和晚饭的点儿,是后街最热闹的时候。天南地北的小吃馆子一字排开,空气里交织着麻辣烫、螺蛳粉、烤冷面和各种香料的味道。每家店似乎都有一批自己的忠实粉丝。“走,去那家川菜馆子,他家的水煮肉片绝了!”这样的对话时常能听到。这些不大的店面,提供的不仅仅是食物,更像是一个放松的驿站。和叁五好友挤在小小的桌子旁,吃着喝着,聊着课堂上的趣事,抱怨着难懂的功课,一顿饭的工夫,疲惫和压力好像就消散了大半。这种由地道风味和人情味共同构成的岑溪大学城后街的服务,是任何外卖软件都无法替代的体验。
记得有次我的自行车在半路掉了链子,正发愁怎么推去好几公里外的修车铺,室友指着后街尽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说:“那儿不是有个老师傅吗?”果然,一位大爷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几辆旧车。他话不多,看了看情况,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几下,问题就解决了。收费也便宜得让我有些不好意思。这类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周边街区生活服务,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,默默地帮上一把。
傍晚时分,后街又是另一番光景。小吃摊的灯光渐次亮起,照亮了熙攘的人群。有刚下课的学生,有相约逛街的朋友,也有在附近居住的居民。街角的奶茶店飘出甜甜的香气,面包房里刚出炉的蛋挞金黄诱人。这里不像大商场那样整齐划一,却充满了真实的、流动的生机。它或许有些杂乱,有些喧闹,但正是这份不加修饰的鲜活,让它成了许多学生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。这条街的体温,就藏在每一次亲切的招呼、每一份热乎的饭菜和每一次及时的解困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