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深巷中的150元情缘
那条藏着故事的小巷
金坛的老城区有这么条巷子,窄得连电动车都得侧身过。巷口修鞋匠的收音机永远咿咿呀呀放着锡剧,青石板缝里长着些不知名的草。就在这么个地方,我撞见了“150块钱的爱情”。
那天太阳斜斜地打在斑驳的墙上,我瞧见巷子深处有对年轻人在吃麻辣烫。塑料凳矮矮的,男孩的腿有些憋屈地蜷着。女孩鼻尖上冒着细密的汗珠,男孩很自然地用纸巾替她擦掉。他们中间那口小锅里飘起的热气,在午后的光线里织成了金色的纱。
老板娘和我唠起来:“俩孩子天天来,就点最便宜的那档,十五块一份。有时候男孩会多加个油条,泡在汤里让姑娘先吃。”我这才注意到墙上有张红纸,写着“情侣套餐:两份麻辣烫+饮料=30元”。
想起刚路过巷子口那家小旅馆,窗玻璃上贴着“钟点房:3小时60元”。这么一算,30块的麻辣烫,60块的钟点房,再加上看场团购电影,哎,正好一百五。这数字突然就变得具体起来——原来这就是深巷中的150元情缘。
后来我又见过他们几次。有回下小雨,两人挤在屋檐下,男孩把外套撑开来挡雨,女孩笑得眼睛弯弯的。还有次是晚上,他们站在巷子尽头那棵老槐树下,影子被路灯拉得好长,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说着话。
巷子里的居民好像都认识他们。杂货店老板会给他们多抓把瓜子,洗衣房大姐总留着头天的鲜牛奶。这种默契的守护,让这条普通的巷子变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者。
其实算算,这条巷子装得下他们的全部——叁十块的麻辣烫吃得有滋有味,六十块的房间能做个好梦,剩下的钱还够买两杯奶茶,沿着这些长了青苔的墙根慢慢走。金坛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不需要什么海誓山盟,就是当下这份实实在在的温暖。
今天路过时,我看见女孩一个人在麻辣烫摊前等。过了一会儿,男孩急匆匆跑回来,手里举着两支快化掉的雪糕。那种生怕对方等急了的表情,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动人。
或许过些年,他们会搬到更宽敞的地方,会吃更贵的餐厅。但这条巷子会记得,曾有两个人用一百五十块钱,装下了彼此最宝贵的真心。深巷中的150元情缘啊,它告诉我爱情从来不在价钱,而在那份想把所有都给你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