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作品茶上课群,焦作品茶学习交流群
那天在朋友圈刷到“焦作品茶上课群”的招募信息,我手指顿了顿。平时工作忙得脚不沾地,周末就想着放松放松,可除了刷手机好像也没别的消遣。看着“焦作品茶”这四个字,心里有点好奇——这跟我平时牛饮解渴的喝茶方式,应该不太一样吧?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扫码进了群。群里挺热闹的,不像有些学习群死气沉沉。管理员发了个欢迎公告,说这里不搞高深莫测那一套,就是带着大家从零开始,慢慢学会怎么品出一杯茶里的门道。
第一次线上课,打开了新世界
记得第一次线上课,讲师没急着讲理论,而是让我们先泡一杯手边任何的茶。“别管什么品种价位,就感受下它喝进嘴里的感觉。”我泡了最普通的绿茶,跟着指引小口啜饮——哎,还真喝出点不一样。以前都是一口闷,现在慢下来,居然能感觉到舌尖有点涩,咽下去后喉咙里又有点回甘。
讲师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:“品茶啊,急不得。你得给它时间,它也才会把味道慢慢展现给你。”这句话让我愣了下,好像不只是说茶。
在焦作品茶学习交流群里,大家经常分享自己的“作业”——泡的茶、买的茶具、甚至是喝茶时窗外的风景。有个大姐发了张照片,她用的就是个普通的玻璃杯,但茶水澄澈,旁边放了本翻开的书。她说:“跟着群里的教程慢慢泡,这杯茶好像格外香。”底下纷纷点赞,那种氛围特别好。
从喝到品,改变在悄悄发生
参加了叁四次活动后,我发现自己对茶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。以前去茶叶店,老板说的“花香”“蜜韵”我觉得都是玄学。现在呢,居然能分辨出不同季节的龙井确实有差别,春茶更鲜爽,夏茶就偏涩。周末去朋友家,他拿出珍藏的普洱茶,我居然能说出点道道来,朋友瞪大眼睛:“行啊你,什么时候成专家了?”
我笑了笑,想起焦作品茶上课群里老师反复强调的话:“咱们不是要当专家,是学会享受茶带来的那份从容。”
最近群里在组织“七日品茶打卡”,每天喝一款不同的茶,简单记录感受。我跟着做了,发现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忙碌的日子有了个小小的停顿。每天晚上那十分钟,什么都不想,就专注于手中的那杯茶,竟然成了一天中最治愈的时刻。
回头想想,加入焦作品茶学习交流群真是个意外的收获。在这里,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品茶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。群里经常有人说,品茶如品人生,都得细细感受。这话听起来有点老套,但亲自体验过后,才知道其中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