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阜阳学生邀约500元服务
最近在本地一些网络角落里,老是看到类似“阜阳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信息,说实话,第一次瞥见的时候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这说的到底是啥?好奇心谁都有,但这事儿怎么琢磨都觉得不太对劲。
那天晚上刷手机,这条“阜阳学生邀约500元服务”的广告又弹出来了。盯着屏幕看了半天,脑子里闪过各种猜测——是家教?陪玩?还是什么别的?价格明码标价倒是挺直接,可越直接越让人心里发毛。现在的小孩零花钱是多,但也不至于这么花钱如流水吧?
事情没那么简单
我特意问了在阜阳当老师的发小,他一听就直摇头。“可别信这些,我们学校开家长会专门提醒过。”他说现在有些社会青年专门盯着中学生,用这种模糊的描述引诱孩子。“说是陪玩游戏、陪逛街,实际上谁知道背后藏着什么?”
想想也是,正经的兼职或者服务,怎么会用这么暧昧的说法?要是正经事儿,大可大大方方写清楚是辅导功课还是帮忙跑腿,何必遮遮掩掩的。这个“阜阳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的说法,越想越觉得像个钓鱼的饵。
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也说过,他上初中的儿子最近老念叨想赚钱,说什么同学都在搞“快速来钱”的门路。老板气得直接没收了孩子手机,“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,防不胜防啊。”
说实话,这种“阜阳学生邀约500元服务”的套路挺狡猾的。它不打广告不说产物,就靠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术吸引人上钩。年轻人社会经验少,一看五百块钱,可能脑子一热就联系了,根本想不到后面会有什么陷阱。
我记得去年本地新闻就报道过,有中学生被类似的高价兼职骗去,结果差点卷入非法活动。幸好那孩子机灵,感觉不对劲就找借口溜了。现在想想都后怕,要是当时没反应过来,后果真是不堪设想。
其实吧,这种事情防起来也不难。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个清醒的认知——天上不会掉馅饼。五百块对中学生来说不是小数目,什么活儿能轻松赚这么多?多问几个为什么,可能就能避开很多坑。
家长这边也得留个心,现在孩子上网时间多,偶尔问问他们在看什么、聊什么,既不显得过分干涉,又能及时发现问题。沟通嘛,总比事后补救强。
说到底,这种“阜阳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的信息之所以能存在,就是利用了年轻人的单纯和对金钱的渴望。如果我们都能多一份警惕,多一份清醒,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自然就没了市场。
下次再看到类似的“阜阳学生邀约500元服务”,别好奇,别联系,直接举报就对了。保护自己,也是保护身边可能上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