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郸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茶饮时光
傍晚五点半,下课铃响过不久,我顺着人流往学院后门走去。这条不到百米的小街顿时热闹起来,空气中飘着各式食物的香气,而在这些气味中,总能隐约捕捉到一缕清雅的茶香。
街角那家叫“清茉坊”的茶馆,是我最常去的地方。推开门,风铃叮当作响,老板娘会抬头对你笑笑。店里总放着轻轻的民谣,声音不大,刚好能盖过窗外的喧嚣。我习惯性地走向靠窗那个老位置,点了一杯他们招牌的茉莉花茶。
老板娘端茶过来时,总会多聊两句。“今天上课累不累?”她一边问,一边轻轻放下茶杯。透明的玻璃杯里,几朵洁白的茉莉花在浅绿色的茶汤中缓缓舒展,像是重新获得了生命。
那些在后街喝茶的时光
其实刚开始,我也和很多人一样,觉得年轻人喝茶有点老气。直到大二那个特别难熬的期末,被同学硬拉来这里,才发现原来喝茶也可以是件很自在的事。不需要什么复杂的仪式,就像现在这样,捧着一杯温热的茶,看着窗外人来人往,就能让疲惫的心慢慢静下来。
老板娘是个健谈的人,四十岁出头,据说以前也在附近上学。她说开这家店,就是想让同学们有个能喘口气的地方。“你看,”她指着窗外那些行色匆匆的学生,“大家每天都这么忙,总该有个地方,能安安静静地喝杯茶,发发呆。”
这话说得真对。在这里,我见过备考研究生的学姐一边喝茶一边刷题;见过刚吵完架的小情侣,默默对坐,一杯茶喝完就和好如初;还见过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回来,就为坐一坐,喝杯熟悉的茶。
我特别喜欢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。看着干枯的叶片慢慢吸水、舒展,恢复成嫩绿的模样,仿佛能感受到某种生命的韧性。这个过程总是很治愈,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。有时候学习上遇到难题,或者生活中有什么烦心事,就这么看着茶叶沉浮,心情竟然会莫名地好转。
老板娘偶尔会分享些泡茶的小窍门,比如水温要控制在80度左右,第一泡时间不能太长。“但最重要的是心情,”她总爱补充这句,“带着烦躁的心,再好的茶也泡不出味道。”慢慢地,我学会了在泡茶的时候,先把那些烦心事放在一边。
这条后街的店铺换了一拨又一拨,奶茶店、快餐店来了又走,只有这家茶馆还在这里,成了很多人的小据点。它不像图书馆那么严肃,不像宿舍那么随意,就是个刚好能让人卸下疲惫的第叁空间。
茶杯见底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街灯亮起,给后街铺上一层温暖的光。我推开店门,风铃再次响起,像是为这段茶饮时光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。明天还会再来吧,我想。毕竟在这条永远热闹的后街,总有这么个地方,用一杯茶的温度,等着每一个需要歇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