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同城快约一夜,同城夜约青岛速配
最近和朋友聊天,说起现在找玩伴真是越来越方便了。随手打开手机,同城的活动信息哗啦啦地往外冒。这不,我上周就在一个本地平台上看到了“青岛同城快约一夜”的局,说是组织夜游老城区。说实话,刚开始心里直打鼓——这大晚上的,跟陌生人溜达能靠谱吗?
犹豫归犹豫,那股好奇劲儿还是推着我报了名。约定的地方在栈桥附近,我到的时候已经聚了七八个人。组织的是个戴眼镜的小哥,说话挺风趣,上来就先让我们用手机软件玩了个破冰游戏。没想到几个回合下来,刚才还拘谨的气氛就活络开了。
夜色中的青岛别有味道
跟着队伍沿着太平路往八大关走,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。白天的暑气完全散了,路灯把法国梧桐的影子拉得老长。带路的小哥边走边讲,说这片区的老建筑啊,每栋楼都能扯出段往事。他指着一栋小洋楼:“瞧见没?上世纪叁十年代这可是个文艺沙龙,多少文人墨客在这儿喝过咖啡。”嘿,你要白天自己来逛,保准注意不到这些门道。
队伍里有个本地大叔特别健谈,操着地道青岛话给我们补充了好多趣闻。他说自己加入这个“同城夜约青岛速配”的活动纯属偶然,儿子给装的础笔笔,没想到还真结识了不少聊得来的朋友。我们边走边听他讲故事,时不时爆出一阵笑声。说真的,这种随性的交流比正经八百的社交活动自在多了。
走到海水浴场附近,不知谁提议去沙滩上坐坐。这个点沙滩上人不多,就几对情侣在散步。我们七八个人随意坐在沙滩上,海浪声哗哗的,特别治愈。有人掏出包里带的青岛啤酒,大家就着夜色小酌起来。聊到兴头上,甚至开始玩起了歌词接龙——你说现在年轻人哪会这个?可偏偏玩得特别起劲。
后来聊开了才知道,队伍里有刚来青岛工作的程序员,有趁着放假出来放松的老师,还有个自由插画师说来采风找灵感。要不是通过这个“青岛同城快约一夜”的活动,这些人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交集。想想也挺奇妙的,现代科技把人连在一起,而真正拉近距离的,还是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。
临走交换联系方式的时候,那个插画师妹子说下次要组织写生活动,邀请我们都来参加。你看,这不又牵出新的话题了?回家路上我就在想,有时候打破日常的固定轨迹,尝试点新鲜事物,确实能给生活添点不一样的色彩。不过也得提醒一句,参加这类活动最好选人多的地方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现在想想,那晚的经历就像给平淡的生活开了扇小窗。不是说活动本身有多特别,而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体验很珍贵。下次要是再看到有意思的同城活动,我可能不会犹豫那么久了——当然了,得先确认活动内容和安全措施都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