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800元4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大石桥四小时800元随意饮茶
前两天路过老街,看见大石桥头新开了家茶馆,招牌上明晃晃写着"大石桥800元4小时不限次数品茶"。我心里直犯嘀咕,现在这物价,八百块都能买两斤上好的龙井了,在这地方能喝出什么花样?
推门进去才发觉别有洞天。竹帘半卷着,阳光斜斜洒在青石板上,十来张茶桌错落摆放,每张桌上都配着整套紫砂茶具。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不紧不慢地烫杯温壶,空气里飘着似有若无的沉香。
值回票价的秘密
穿着藏青色布衣的掌柜过来招呼,我忍不住问:"八百块喝四小时茶,您这买卖不亏本?"他捻着手里的小叶紫檀手串笑笑:"您就当是包了个茶室。单是这冰岛古树普洱,市面上每泡都得两百起。"说着指了指博古架上的陶罐,"武夷山母树大红袍、桐木关金骏眉,二十多种名茶随便续。要是按茶楼单点价,早超千元了。"
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杭州某会所,叁泡茶就要价六百。转头看着窗外大石桥的潺潺流水,突然觉得这大石桥四小时800元随意饮茶倒是实在。邻桌几个年轻人正在试凤凰单丛,茶艺师耐心讲解着蜜兰香与鸭屎香的区别,这场面比咖啡厅里闷头刷手机强多了。
茶艺师小陈给我泡着老白茶,蒸腾的热气里慢慢打开话匣子。她说常客里有退休的中学老师,每周带着《茶经》来边读边品;有做设计的年轻人,抱着笔记本在这找灵感;甚至还有夫妻俩把孩子寄在隔壁绘本馆,偷得半日清闲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第叁泡茶汤转为琥珀色时,我忽然品出点滋味来。这年头花八百块吃顿火锅不眨眼,但愿意为四个小时安静付账的人反而少了。窗外大石桥上车来车往,茶馆里却像被按了慢放键。有个穿唐装的老爷子正在临帖,毛笔落在宣纸上的沙沙声,和盖碗轻碰的脆响交织成趣。
斜对面戴眼镜的小伙子在写商业计划书,手边那壶太平猴魁已经续了叁次水。他抬头活动脖颈时跟我对视一笑:"比星巴克划算多了,这儿安静还能免费加水。"茶艺师适时端来茶点,自制的绿豆糕和桂花定胜糕,模样精巧,不甜不腻正好配茶。
红泥小炉上的水壶咕嘟作响,我想起掌柜说的"以茶养闲"。现代人总抱怨时间被切割成碎片,可若要真给足四小时空白,多少人能安心坐下品完七道茶?当茶汤由浓转淡,时光仿佛也跟着舒展延长。那对夫妻分享着同一泡东方美人,偶尔低声交谈,这光景比看电影温馨多了。
暮色渐起时,我的盖碗里正飘着六安瓜片的兰花香。算算竟尝了五种茶,若在别处早该肉疼账单了。临出门前,看见新来的客人在问:"能存茶吗?"掌柜笑着递上会员卡:"随时来,总有好茶候着。"
走在华灯初上的大石桥,茶香还在齿间回甘。手机弹出餐厅预订成功的短信,人均消费正好也是八百。忽然觉得,或许我们缺的不是消费能力,而是给自己留白的心境。就像那位临帖老爷子说的:"酒喝热闹,茶品清净。这四个钟头,抵得过叁天忙里偷闲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