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姚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习茶文化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5:16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余姚市实验学校的茶艺教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十几个初中生正围坐在长桌旁,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白瓷盖碗。教室里除了水沸腾的咕嘟声,只有茶具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。穿校服的孩子们神情专注,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。

“最开始我觉得泡茶是爷爷奶奶才会做的事,”初叁学生林小雨一边整理茶席一边说,“但真正接触后才发现,这里面学问可大了。”她轻轻拿起茶则,将翠绿的龙井茶叶拨入茶壶,动作已经相当熟练。“水温要控制在85度,注水时要沿着杯壁缓慢而下……”

茶香中的意外收获

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开设了整整一年。起初不少家长担心会影响主课学习,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。教语文的陈老师发现,参加过茶艺课的学生,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了。“就像给大脑做了套瑜伽,”她形象地比喻,“那些原本坐不住的孩子,现在能安静地读完一整本书。”

初二班的班主任还讲了个有趣的变化:班上两个经常闹矛盾的同学,因为在茶艺课上合作泡茶,竟然成了好朋友。“也许是因为一起安静地待着,慢慢就理解了对方吧。”他若有所思地说。

更让人惊喜的是,孩子们把这种专注带回了家。张爸爸笑着说,现在周末儿子会主动泡茶给他喝,父子俩能聊上一个多小时,“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”。

一杯茶里的文化密码

这门课不只是教泡茶技巧。在余姚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过程中,老师们巧妙地把历史、文学甚至数学知识融入其中。计算水温需要用到比例知识,讨论茶具演变涉及到历史朝代的变迁,品茶时还要学习如何用准确的词语描述感受——这分明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课。

“你知道吗?《红楼梦》里提到茶事有二百多处,”历史老师在一次茶艺课上这样开头,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。把古典文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,那些遥远的文字突然变得亲切了。

学校附近的茶园也成了户外课堂。孩子们跟着茶农学习采摘技巧,在劳动中体会“一芽一叶”的来之不易。有学生在日记里写道:“原来我们随手泡的一杯茶,凝结了这么多人的汗水。”

这种学子课堂习茶文化体验,正在悄悄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。许多学生开始减少喝碳酸饮料,转而享受天然的茶香。校园里甚至兴起了“以茶会友”的风气——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围坐品茗,交流读书心得,成了课余时间的新时尚。

教育的意义,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瞬间里。当孩子们学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,专注地泡好一壶茶,耐心等待茶叶舒展,安静地品味第一口茶汤——这些细微的体验,正在悄悄塑造着他们面对世界的态度。一缕茶香,就这样飘过了课堂,融入了年轻的生命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