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学生品茶上课,校园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26:25 来源:原创内容

海风轻轻拂过教学楼,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。青岛某中学的教室里飘着淡淡茶香,一群学生正围坐在茶席前,小心翼翼地用盖碗冲泡着今年的春茶。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每周一次的常规课程——茶文化课。

“刚开始听说要上茶艺课,我还以为是老人家才玩的东西呢。”高二学生林小雨边说边给同桌斟茶,“没想到第一节课就被老师镇住了,原来茶道里藏着这么多学问。”她手腕轻轻转动,茶汤如琥珀般流入品茗杯,动作已经相当娴熟。这门课已经开了两个学期,从最初的无人问津,到现在成为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。

茶香里的文化密码

负责这门课的王老师是地道的青岛人,家里叁代人都做茶叶生意。“青岛人历来爱喝茶,但年轻人对茶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。”她翻着自编的教材说道,“其实品茶不只是喝茶,更是培养专注力的一种方式。”课程设置很有意思,前半学期学习茶叶基础知识,后半学期则是实操课,学生们要亲自泡茶、品茶,还要学习茶叶的保存和鉴别。

最让学生们着迷的是那些茶具。素白的瓷杯,古朴的紫砂壶,还有各式各样的茶海、茶则、茶针,每件器具都有它的故事。男生小陈最初是被父母逼着选这门课的,现在却成了茶具发烧友。“原来总觉得喝茶很麻烦,现在发现摆弄这些茶具特别解压。”他收集了七八种不同材质的茶杯,还能准确说出每种杯子对茶汤口感的影响。

教室后方摆着学生们自己打理的茶席。有的铺着蓝印花布,摆放着崂山绿茶;有的用竹制茶盘,陈列着红茶茶样。这些茶席成了学生们的小天地,课余时间总有人来这里坐坐,泡壶茶,聊聊天。

“其实最开始校领导也有顾虑,担心影响学习。”王老师回忆起课程筹备时的情景,“但我们用数据说话——上学期选修茶文化课的学生,期末考试平均分反而提高了。”她认为这是因为品茶让学生们学会了静心,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了。这个变化让很多家长转变了态度,从质疑到支持,有的家长甚至跟着孩子一起学起了茶艺。

随着课程的深入,学生们开始主动研究起茶叶来。有人做了不同水温对茶汤影响的对比实验,有人调查了青岛本地茶叶市场,还有小组专门研究了茶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。这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知识,却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。

校园里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。图书馆设置了品茶区,社团活动室里添置了茶具,就连教师办公室也常备着学生们送来的自制茶包。茶香成了这所学校特有的气息,伴随着书香,伴随着少年们的成长时光。

放学铃声响起,茶艺教室依然热闹。几个学生还在讨论着明天要带的茶叶,商量着要不要试试冷泡茶的做法。窗外,夕阳给海面镀上一层金色,教室内茶香氤氲,少年们的身影在茶雾中显得格外沉静。这样的校园时光,或许会成为他们青春记忆里特别的一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