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江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,学校暗号当前是否仍在使用
前几天和老同学喝茶,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当年读书时的趣事。他突然压低声音,带着点神秘的笑容问我:“哎,你还记得咱们初中时,在廉江那个学校门口对暗号的傻事儿吗?”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。
所谓的“暗号”,其实根本没什么神秘的。无非是几个男生之间约定的、听起来很酷的词语或短句。比如,一个人说“天王盖地虎”,另一个就得接“宝塔镇河妖”。有时候对不上,或者接错了,大家就会哄堂大笑,然后勾肩搭背地一起走进校门。现在想想,那不过是青春期的我们,模仿着电影里的情节,用这种方式来寻找一种“自己人”的归属感和乐趣罢了。
那么,廉江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?这个问题还真让我愣了一下。我那位同学也挠了挠头,说现在回去看,好像没再见过有学生聚在校门口神神秘秘地对口号了。这不免让我有些感慨,时代变了,孩子们的游戏方式也彻底变了。
我们那时候,没有智能手机,社交圈子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。创造一套只属于我们小团体的“密语”,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。它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,标志着我们坚固的友谊。可现在呢?孩子们一出生就处在网络时代。他们的社交在微信群里,在游戏世界里,他们的“暗号”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表情包,一句网络热梗,或者游戏里的行话。这些交流方式更快捷,范围更广,但也少了一点我们当年那种面对面的、带着点傻气的仪式感。
所以,我不禁在想,那种具象的、在校门口用嘴巴说出来的暗号文化,或许真的已经慢慢消失了。它成了我们这代人特有的青春印记。但你说“暗号”本身完全没了吗?我觉得也不是。它的内核——那种寻找认同、区分“我们”和“他们”的心理需求——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换了一层更现代的外衣。
想到这里,我忽然觉得没那么失落了。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。对于我们来说,是校门口那句喊出口的“暗号”;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,可能是某个共同的网络话题。形式虽然不同,但那份属于年轻时光的纯真和热忱,本质上是相通的。
聊到最后,我和老同学相视一笑。那段对于廉江学校门口暗号的回忆,是属于我们的独家宝藏。它或许已经不再流行,但每当想起,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久违的、简单的快乐。这,大概就足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