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03:30 来源:原创内容

一杯清茶,一缕书香

你大概很难想象,在一间普通的中学教室里,除了琅琅读书声,还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事儿就发生在当阳。当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听起来有点新鲜,甚至让人觉得是不是听错了?课堂和茶,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凑到一块儿呢?

我第一次听说时,心里也直犯嘀咕。上课不就是规规矩矩地听讲、记笔记吗?喝茶这么悠闲的事儿,不会分了学生们的心吗?可当我真正了解到他们的做法,才发现之前的想法有点片面了。原来,这不是简单的“带着饮料进课堂”,而是一门精心设计的“茶香时光”课程。

这事儿还得从他们学校的一位李老师说起。李老师是个茶文化爱好者,他发现学生们课业压力大,上课容易犯困,精神也总是紧绷着。他就想,能不能把咱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,巧妙地融入到日常学习里?这个想法一提出来,校领导起初也有顾虑,但经过几次尝试,效果却出人意料地好。

那么,这课具体是怎么上的呢?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,人手一个保温杯,想喝就喝一口。学校专门安排了一间雅致的茶艺教室,每周有一节课,学生们会在这里学习茶叶的知识,亲手体验如何温具、置茶、冲泡、奉茶。一开始,孩子们觉得新奇又好玩,动作笨拙,水洒得到处都是。但慢慢地,他们安静下来了。

看着热水注入杯中,茶叶慢慢舒展,教室里弥漫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,那种感觉,真的很奇妙。有个学生跟我说:“以前下课就知道疯跑,现在泡茶的时候,心一下子就静了。好像……好像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。” 这话听起来简单,可你细品,这里面有东西。

更让人惊喜的是,这种“静”并没有在离开茶艺教室后就消失。它被带回了普通的课堂。老师们发现,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文科课上,或者需要静心演算的理科课上,允许学生备上一杯清淡的绿茶,课堂氛围变得不一样了。以前下午第一节课,总有几个“磕头虫”在打盹,现在呢,同学们的精神头足了不少。轻轻抿一口茶,提神醒脑,思路仿佛也清晰了许多。

当然,你可能还是会问,这不会本末倒置吗?学校方面考虑得很周到。他们强调的是“品”与“静”,而不是“喝”与“闹”。有明确的规则:只能用简单的玻璃杯或陶瓷杯,不能是花哨的饮料瓶;泡的茶以清淡为主,不能过浓;一切以不影响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讲为前提。说白了,茶在这里,更像是一个帮助集中精神的媒介,一个文化的载体。

我問过一个学生,这“学子课堂茶香时光”给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他挠挠头,想了会儿说:“大概是没那么浮躁了吧。以前遇到难题,做不出来就特别着急,想把笔一扔。现在会学着像泡茶一样,耐心一点,一步一步来。” 你看,这或许就是教育的另一种模样。它不只是在书本里传授知识,更是在生活细节中涵养心性。

当阳的这股“茶风”,渐渐吹出了校园,也影响了不少家长。有些家长反映,孩子回家后,居然主动给爷爷奶奶泡茶,还会像个小老师一样,讲解茶叶的种类和泡法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光,比以前多了不少。这种传统文化的无声浸润,或许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力。

当然,任何一种新的尝试,都伴随着质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但看到孩子们在茶香中那专注而平和的侧脸,看到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点点变得沉稳、懂礼,你会觉得,这条路,走得值。当阳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鲜话题,它更像是在快节奏的现代教育中,开辟了一处能让心灵歇歇脚的“桃花源”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