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荔浦车站旁的小街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的雨下得不大不小,正好把荔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染成深灰色。我撑着伞站在巷口,看着雨水顺着老屋檐角往下淌,滴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。这条巷子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——没有游客,没有商铺,只有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槛上摘菜,偶尔抬头看看我这个不速之客。

往深处走,空气里飘着柴火灶的味道,混着潮湿的青苔气息。有个穿胶鞋的大叔正把盆栽往屋里搬,看见我站在原地张望,便朝我点点头:“躲雨啊?前面阿婆家的屋檐宽些。”我这才注意到,这条荔浦车站旁的小街弄里,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挂着小镜子,有的还系着红布条,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。

转角遇见旧时光

拐过弯,景象突然变了。半边巷子还保留着木结构的骑楼,另半边却已是水泥楼房。墙根处堆着蜂窝煤,旁边却停着崭新的电动车。这种新旧交错的感觉很奇妙,像是在两个时代之间穿梭。

杂货店的老板娘正在柜台后剥豆子,收音机里放着桂剧。我买瓶水的工夫,她絮絮叨叨说起这条巷子的往事:“以前火车站的职工都住这儿,半夜还能听见汽笛声。现在年轻人搬走了,剩下我们这些老住户。”她指着对面紧闭的蓝色铁门,“那家去年也搬去新小区了。”

雨渐渐小了。我注意到巷子尽头有棵歪脖子龙眼树,树下摆着几张磨得发亮的石凳。几个孩子正在水洼间跳来跳去,他们母亲坐在门槛上织毛衣,不时抬头叮嘱两句。这样的场景,让人恍惚回到了二十年前。

在荔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穿行,总会遇见些意想不到的角落。比如藏在两栋楼之间的土地庙,香火还旺着;比如墙上残留的九十年代宣传画,颜料剥落后露出斑驳的底子;比如突然从墙头跳下来的花猫,熟门熟路地钻进某扇虚掩的木窗。

有户人家正在办丧事,灵棚搭在巷子中间,花圈上的挽联被风吹得哗哗响。路过的人都放轻脚步,偶尔有相熟的邻居进去上炷香。这种在城市里渐渐消失的邻里关系,在荔浦车站旁的小街弄里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。

当我走到巷尾时,天突然放晴了。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湿润的巷道切成明暗两半。回头望去,炊烟正从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升起,准备晚饭的时候到了。

离开时又经过那家杂货店,老板娘正在收晾在外面的衣服。她朝我笑笑:“要天黑啦,这边路灯坏了两盏,不好走。”我道过谢,听见她在身后轻声哼起了彩调。这旋律飘在雨后的荔浦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里,像给渐暗的暮色添了道温柔的金边。

走出巷口,火车站广场的灯光已经亮起。回头看,那条荔浦车站旁的小街弄静静卧在夜色将至的朦胧里,仿佛另一个被时光妥善收藏的世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