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庆品茶外卖工作室,大庆品茶外送服务点
大庆品茶外卖工作室的便利体验
那天下午朋友突然来访,家里茶叶罐却见了底,正发愁时突然想起小区电梯里看到的大庆品茶外卖工作室广告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电话,没想到二十分钟后,不仅收到了正宗的龙井,配送员还耐心讲解了冲泡水温。我们坐在阳台上,看着茶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,那感觉比专门跑趟茶城还惬意。
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能静下心逛茶庄的人确实不多了。但你说完全用茶包将就吧,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大庆品茶外送服务点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——既保留了传统茶文化的韵味,又嫁接了现代外卖的便捷。像我这样对茶叶有些要求但又不算行家的人,最怕买到以次充好的茶叶,而他们每个茶包都标注了产地和采摘时间,让人喝着特别安心。
记得有回去城东办事,在客户办公室等洽谈时,突然想起晚上要去看望长辈。赶紧打开手机下了单,指定了那家熟悉的大庆品茶外卖工作室。结果会议刚结束,茶叶已经送到大楼前台。这种随时能联系上的感觉,确实给生活减负不少。老人家看到我带的明前毛尖,泡开后直夸鲜爽,还好奇地问是不是专门跑了趟江南。
他们的配送员也挺有意思,上次送来时还特意提醒,说最近湿度大,拆封的茶叶最好用夹子夹紧。这种细节处的关心,让人感觉他们是真的懂茶爱茶的人。不像有些外卖,送过来就往门口一放,连句话都来不及说就跑没影了。
现在我家冰箱里常备着他们家的几款茶叶,从待客用的金骏眉到日常喝的高山乌龙。有时周末想换换口味,就试试他们新到的品种。虽然没去过实体店,但通过每次配送时附上的小卡片,反而对各地茶叶的特点有了更多了解。这种慢慢熟悉的过程,倒有点像过去在固定茶庄买茶时,和老板渐渐成了茶友的感觉。
前两天邻居来借东西,看到我正拆茶饼包装,好奇地问从哪买的。我指着包装袋上的濒辞驳辞说,就是那个大庆品茶外送服务点啊。她恍然大悟,说总看见电动车上带着这个标志的保温箱在小区穿梭,还以为是普通外卖呢。这话让我想起,确实常在饭点看到他们的配送员,不过箱子里装的不是餐食,而是各式茶具和茶叶。
这种服务特别适合最近流行的户外茶会。上周末我们几个茶友约在公园,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大庆品茶外卖工作室下了单。碰面时拿出各自点的茶叶,居然凑齐了六大茶类的样本。摆开便携茶具,清风徐来,茶香袅袅,路过的大爷还以为我们是专业搞茶艺的。
其实想想,茶文化能延续千年,不就是因为总能找到适应时代的方式么?从古代的茶马古道到现在的即时配送,变的只是形式,那份品茗时的心境始终如一。现在手机一点就能尝到千里外的春茶,这放在二十年前,怕是没人敢想象。
最近发现他们开始提供茶具租赁了,这对我们这些租房住的年轻人真是福音。不用纠结买整套茶具占地方,需要时租套像样的青瓷盖碗,喝完让人上门收回。既过了茶瘾,又不用为收纳发愁。
有时候深夜加班,也会点一壶安神的花草茶。看着配送员在寒夜里送来还烫手的保温壶,突然觉得,这座城市里藏着许多这样温暖的联结。茶香飘散的每个角落,都串起了现代人琐碎生活里的诗意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