儋州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儋州中学生服务一次五百元
这几天在儋州街头,总听到有人念叨着“初中生一次500”这样的说法。刚开始我还纳闷,现在中学生补课费用都这么高了吗?后来仔细一打听,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
说起来这事还挺让人揪心的。我有个亲戚在本地开小店,他说最近总有些穿着校服的学生在附近转悠,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“服务一次五百元”。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意想不到的真相
后来找了个机会,我和其中两个学生聊了聊。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说话时一直低着头:“就是帮人排队买限量版球鞋,或者代抢演唱会门票。儋州这边热门活动少,能赚一笔是一笔。”
旁边扎马尾的女生接过话:“上次有个大哥出五百块,让我凌晨叁点去帮他排新开的奶茶店。那天还下着雨,我在店门口蹲了四个小时。”她说着揉了揉膝盖,那架势我看着都心疼。
说实话,听完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。这些孩子赚的真是辛苦钱,风吹日晒的,就为那几百块。但转念一想,他们这个年纪,本该在操场上奔跑,在教室里读书,现在却要为这点钱起早贪黑。
我问他们为什么非要干这个,矮个子的男生挠挠头:“新款手机要上市了,想换个手机。爸妈说等期末考完,可我等不及。”他说这话时眼神飘忽,手指不停划着手机屏幕。
其实这事往深里想,现在的孩子太容易被消费主义带偏了。最新款的鞋,最潮的手机,这些真的那么重要吗?为了这些东西牺牲学习和休息时间,真的值得吗?
我在想啊,这些“儋州中学生服务一次五百元”的现象背后,是不是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问题。父母忙着工作,和孩子沟通少,孩子有了物质需求不敢开口,就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那天临走时,我看到有个男生从雇主手里接过五张钞票,脸上笑开了花。可那双鞋底都快磨破的校鞋,和他手里崭新的钞票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这事让我想到自己上中学那会儿,为了买一本漫画书,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。虽然过程很煎熬,但拿到书的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。可现在这些孩子,来钱太容易了,反而失去了等待的乐趣。
后来我又遇到那个扎马尾的女生,她说最近接了个大单,帮人代写作业,一次能挣叁百。我赶紧劝她,这种事可千万不能干,这是害人害己啊。
她歪着头想了想,说:“可是来钱快啊,比排队轻松多了。”这话让我心里一沉,这些孩子还没意识到,有些底线一旦突破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现在每次路过学校门口,看到那些嬉笑打闹的学生,我都会多看一眼。不知道他们当中,有多少人也在做着这种“一次五百”的临时工,又有多少人能明白,青春时光比任何钞票都珍贵。
或许我们应该多和孩子们聊聊,让他们知道,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。比如趴在课桌上午休时做的美梦,比如放学路上和同学追逐打闹的欢笑声。
那些用“儋州中学生服务一次五百元”标价的,不只是他们的时间,更是他们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