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恩施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在恩施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特别火:恩施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做家教。不少人听到这个价格都愣住了,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厉害了吗?
我家隔壁老张上周就请了这么个“小老师”,是他同事家正读初二的孩子。刚开始老张媳妇还嘀咕:“半大孩子能教好吗?”结果才过两周,他家娃的数学作业本上红叉明显少了,最近一次单元测试居然破天荒上了八十分。
小老师有大本事
那天在菜市场碰到老张,他拎着条鱼,笑呵呵地说:“你是不知道,那孩子讲题比我强多了。他刚学过,解题思路特别新鲜,我家那小子就吃这套。”原来这小老师会把难题拆成游戏关卡,解一道题就像打通一关,还自创了记忆口诀。这么一来,孩子学得带劲,知识也记得牢。
说起来,这种同学间的辅导确实挺巧妙的。小老师年纪轻,没那么多条条框框,讲题方式特别对路子。而且这个恩施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的价格,比培训机构便宜将近一半,效果反倒更实在。
我在公园遇见另一个家长刘姐,她儿子去年就开始做家教了。“最开始就想让他锻炼锻炼,谁知道还真帮别的孩子把成绩提上来了。”刘姐说这话时,眼角都是笑纹,“现在好几个家长排队约他上课呢。”
不过也有人犯嘀咕:这么小的孩子当家教,靠谱吗?我特意问了当老师的表妹,她想了想说:“这事关键看方法。有些知识点,同龄人反而能说到点子上。当然啦,要是遇到特别难的竞赛题,还是需要专业老师把关。”
现在想想,这种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,倒是个多赢的好事。请家教的家庭省了钱,孩子成绩有了起色;当老师的学生既巩固了知识,又赚到了零花钱,还锻炼了表达能力。我家楼上那户,两个孩子经常凑在一起写作业,大的给小的讲题,妈妈偶尔端盘水果进去,那画面看着就暖心。
说到这个恩施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的现象,其实反映了不少变化。现在的孩子接触的知识面广,学习渠道多,能力确实比我们那会儿强。要是引导得当,这种同龄人之间的知识传递,说不定能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当然啦,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分寸。家长在找这类小老师时,也得看看孩子是不是真能把知识点讲明白,能不能负起责任。最重要的是,别给这些少年家教太大压力,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。
这两天老张又在张罗,想给儿子找个英语小老师。看来这恩施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的模式,在他们家是彻底扎根了。看着孩子们在互助学习中共同进步,倒是让人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——有时候,最好的老师,可能就坐在我们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