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
路过日照女子学院后街的时候,总能听见叁叁两两的女生在讨论:"这条后街现在还有什么好玩的啊?"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附近住了五六年的老街坊,我也经常琢磨这个问题。
记得刚搬来时,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街可热闹了。傍晚时分,卖糖炒栗子的阿姨总会多给我抓一把,转角那家奶茶店的小哥永远记不住我要少糖。现在嘛...糖炒栗子摊搬走了,奶茶店也换成了连锁品牌,但要说完全没意思,那倒也不至于。
那些藏在巷子里的惊喜
顺着后街往西走,躲在一排共享单车后面的小门脸,居然新开了家手工耳环店。老板娘是个戴圆眼镜的姑娘,她说专门选在这里,就是看中了学院女生多的氛围。店里那些用贝壳、羽毛做的小饰品,价格都在二叁十块左右,确实挺适合学生党的。
再往前溜达几步,有家书店兼文具店倒是顽强地存活了好几年。他们家的文创胶带经常打折,时不时还能淘到绝版杂志。老板老李告诉我,虽然现在大家都网购,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喜欢来店里翻翻书的感觉。
要说变化最大的,得数后街尽头那片空地。去年还堆着建筑材料呢,今年居然改成了迷你篮球场。虽然就半个场地,但傍晚经常能看到女生们在那儿投篮,旁边长椅上总是坐着等朋友的人。
哦对了,差点忘了说那家开了十年的麻辣烫。老板娘张姐的汤底配方从来没变过,加麻加辣的比例,老顾客都不用开口她就能记住。这种老味道,在现在遍地连锁餐饮的后街上,反而成了稀罕物。
不过要说遗憾也是有的。以前后街入口处总有卖棉花糖的老爷爷,现在换成了自动售货机。虽然买饮料是方便了,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儿。
最近还有个新发现——后街侧面新开了家自助照相馆。据说特别受女生欢迎,花叁十块钱就能拍一套大头贴,背景布都是时下最火的颈苍蝉风。这倒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满大街都是大头贴机器的年代,只不过现在设备高级多了。
天色渐晚,后街的灯牌次第亮起。卖章鱼小丸子的摊位前排起了小队,刚下课的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待会儿要去哪里。虽然这条街的模样一直在变,但那种年轻活泼的气息,好像从未消失过。
隔壁理发店的托尼老师正靠在门口休息,他一边擦拭剪刀一边说:"这后街啊,就像女大十八变,隔段时间就来个新花样。"这话说得真在理,虽然熟悉的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,但总能遇见新的惊喜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忽然觉得,或许不需要纠结后街"还能不能玩"这个问题。就像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,这条小街也在用它的方式,继续陪伴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,书写着新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