奎屯学生品茶上课,奎屯学子茶艺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6:13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走进奎屯市第叁中学的活动教室,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。十几名学生正围着长条木桌忙碌着,有人小心地称量茶叶,有人专注地调整水温,还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对着茶具摆放角度反复比划——这可不是什么兴趣小组活动,而是他们每周最期待的茶艺课。

“刚开始觉得泡茶是老人家的事,”高二的李雯边温杯边说,“现在才发现,静下心来泡好一壶茶,比解数学题还考验耐心。”她手腕轻抬,碧绿的茶水划出优美弧线,稳稳注入品茗杯。桌对面,她的同桌正对着手机查资料,屏幕上是不同水质对茶汤影响的论文。

当盖碗遇见方程式

教茶艺的张老师以前是语文教师,现在她的教案里既要有茶道典故,也要融入物理化学知识。“你们看,茶水表面这层泡沫叫茶皂素,”她指着茶汤说,“这和生物课学的植物自我保护机制有关。”学生们恍然大悟的表情让她特别有成就感。最让她意外的是,上次期末考试,好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在作文里写了茶道带来的启发。

教室后排的陈列架上,除了紫砂壶、盖碗这些传统茶具,还摆着温度计、天平甚至辫贬试纸。学生们给这个角落起了个外号叫“实验室茶台”。有个男生独创的“叁步冲泡法”,居然用上了抛物线原理来计算注水轨迹,说是能更好地激发茶香。

这种独特的奎屯学生品茶上课模式,正在改变大家对传统课堂的想象。副校长坦言,最初提议开设茶艺课时,有家长担心影响学习,现在反而有家长说孩子在家泡茶时,会主动研究茶叶产地的地理气候。

茶香里的成长

王明昊以前是个坐不住的男生,现在却能安静地完成整套茶艺流程。他悄悄说,第一次成功泡出回甘的乌龙茶时,那种成就感比打赢游戏实在多了。最近他还在琢磨,能不能把本地特色的罗布麻茶也编进茶艺表演。

随着奎屯学子茶艺课堂的成熟,学生们开始把茶道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。课间休息时,以往吵吵嚷嚷的教室现在偶尔会出现这样的场景:几个同学分享一壶茶,安静地聊着课堂内容。有学生笑着说,自从学了茶道,连和父母吵架都变少了——因为总会下意识地先停下来想想,像对待茶叶那样“把握火候”。

窗外飘起细雨,教室里茶香更显浓郁。这群西北少年在杯盏之间,正用属于自己的方式,让千年茶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他们中会有人成为茶艺师,有人会成为茶叶研究者,但更重要的是,这段带着茶香的青春记忆,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特别的底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