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耍女娃,临夏女孩玩乐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7:27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临夏的夏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清晨六点,阳光就已经把东公馆的青砖照得发亮。我蹲在红园广场的台阶上,看着一群穿校服的女生嘻嘻哈哈地追逐打闹,忽然想起姑姑说过,叁十年前她也是这么在广场上"耍"大的。

所谓"耍女娃",可不是什么贬义词。在临夏话里,"耍"是玩闹,是消遣,是女孩子家活泼烂漫的天性。记得小时候,姑姑常带着我去北大街淘换绣花线,她总是说:"我们临夏姑娘耍起来,那才叫个痛快!"这话我到现在才真正明白。

河州老街的童年记忆

要说临夏女孩最会耍的地方,还得数八坊十叁巷。那儿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锃亮,两侧的砖雕门楼层层迭迭。我跟着表妹敏尔沿着巷子慢悠悠地逛,她突然在一个卖糖画的老爷爷跟前停下脚步。"姐,你还记得这个不?"她指着转盘上的龙凤图案,眼睛亮晶晶的。可不是嘛,小时候我们为了转个大凤凰,能把零花钱全砸进去。

敏尔现在是导游,带着游客穿梭在斑驳的巷弄里。她说最喜欢看外地人发现临夏女孩另一面的表情——"他们总觉得戴盖头的姑娘都很拘谨,其实我们耍起来比谁都疯。"这话倒是不假,昨天我还见她带着一群女生在大夏河边放风筝,头巾的流苏随风飘扬,笑声能传出老远。

沿着红水河往西走,就到了新兴广场。每到傍晚,这里就变成临夏女孩的秀场。二十出头的阿米娜正在教姐妹们跳新疆舞,裙摆转得像朵花儿。"现在不光要会跳宴席曲,还得学点新花样。"她抹了把汗,掏出手机给我看昨晚拍的短视频,"你看这段,我们在牡丹长廊拍的,点赞都过万了。"

其实要说临夏女孩玩乐的方式,还真是跟着时代在变。从前是在炕头上绣花、跳方,现在嘛,照样能把传统和现代玩出花来。

从绣坊到直播间的巧手

在朋友开的刺绣工坊里,我遇见了十九岁的海迪彻。她正对着手机直播绣河州牡丹,针线在绷架上穿梭,屏幕上的点赞不停滚动。"最开始奶奶还说我瞎闹腾,"她头也不抬地笑着说,"现在可好,她天天催我开播,连隔壁大妈都来学两招。"

这话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茶坊听来的闲话。几个老人家念叨现在的姑娘太野,整天举着手机到处拍。坐在角落里的退休老师却慢悠悠地说:"您老人家忘了?咱们年轻时偷跑去花儿会,不也让老祖宗直摇头?"满屋子顿时笑成一片。

要说最让我惊讶的,是昨天在东郊公园见着的场景。叁个戴着头巾的女生居然在玩滑板,她们管这叫"旱地冲浪"。其中一个姑娘利落地做个辞濒濒颈别,稳稳落地后对我说:"别看我们穿着长裙,玩这个可比男生灵活多了。"

夜幕降临时,我跟着敏尔去大夏河边的夜市。烤羊肉的烟气混着甜胚子的香味,年轻女孩们叁五成群,有的在挑拣手串,有的围着卖旧书的地摊。有个特别水灵的姑娘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,说的竟是流利的阿拉伯语。敏尔悄声告诉我,那是外语系的大学生,假期回来帮家里看店。

站在新华街天桥上望去,霓虹灯下的临夏城既熟悉又陌生。穿校服的女生举着奶茶追逐笑闹,戴盖头的少妇牵着孩子慢慢散步,还有几个时尚打扮的姑娘正在自拍,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们笑盈盈的脸上。

晚风吹过,带来远处飘来的花儿调。我想,所谓临夏耍女娃,大概就是这般模样——在古老巷弄与现代街市之间,她们始终懂得如何活得自在痛快。就像大夏河的水,看着平静,底下却永远涌动着生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