遵化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遵化站旁胡同游玩去处
那天下午阳光正好,我站在遵化车站出口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大路上走,突然想起朋友说过车站后面藏着不少有趣的小巷子。拖着行李犹豫了一会儿,我转身往车站侧面的小路走去——这个临时起意的决定,让我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转角遇到老茶馆
刚拐进第一条巷子,就被一股茶香勾住了脚步。那是间老式茶馆,门脸窄得差点错过。老板正在门口炒茶,看见我探头探脑的样子,笑着招呼:“进来坐坐?咱这龙井是今天新到的。”木桌竹椅,青瓷茶具,墙上还挂着蓑衣斗笠。点了杯最便宜的绿茶,才八块钱,老板却给我续了五六回水。他说这条巷子叫“茶马巷”,早些年真是贩茶歇脚的地方。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喝茶啦,”他往我杯子里添水,“你能找到这儿来,算是有缘。”
隔壁桌的大爷插话:“往前再走两个弯,有家做糖画的,那才叫绝活呢。”顺着大爷指的方向,果然在第叁条巷子里找到了糖画摊子。老师傅用小铜勺舀起糖浆,手腕轻轻一转,一只凤凰的轮廓就出来了。边上围了叁五个孩子,眼睛瞪得圆圆的。这手艺我在城里早看不到了,没想到在遵化车站附近的小巷子里还藏着这样的能人。
藏在胡同里的老味道
再往里走,巷子越来越窄,两侧的院墙斑斑驳驳,爬山虎懒洋洋地垂下来。突然闻到一阵酱香,跟着味道拐了个弯,是家没招牌的烧饼铺子。炉子就支在门口,老师傅用长钳翻着烧饼,芝麻噼啪作响。“要几个?”他头也不抬地问。刚出炉的烧饼烫手,咬一口,外酥里嫩,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楼下的早点摊。
烧饼铺隔壁是家理发店,红色转灯慢悠悠地转着。往里瞅了眼,老师傅正给客人刮脸,剃刀在牛皮上唰唰地荡着。这种老式理发店,现在可真不多见了。理发的阿伯说,他们这几条胡同互相通着,像迷宫似的,但住惯了的人从来不会迷路。“你从车站过来?很多人下了车就直奔大路,谁会在遵化站旁胡同游玩呢?”他笑了,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。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生活节奏。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择菜,猫在墙头打盹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。有个院子门敞着,隐约看见里面的葡萄架和水井。这一切都和百米外车站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,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。
小巷深处的惊喜
走到巷子尽头,发现墙上画着些可爱的涂鸦——一只抱着玉米的老鼠,还有跳房子游戏的格子。几个孩子在不远处追逐打闹,笑声在巷子里回荡。原来这条死胡同成了他们的游乐场。有个小男孩跑过来问我:“你是来找王爷爷做风筝的吗?”我笑着摇摇头,他有点失望地跑开了。看来这里经常有陌生人来寻找手艺人,孩子们都习惯了。
往回走时,我选了另一条岔路。这条巷子更安静些,墙边摆满了花盆,牵牛花爬满了竹篱笆。有户人家在院子里拉二胡,曲子断断续续的,像是刚学不久。我突然想,要是当初跟着人流去了大路,就永远不知道遵化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这么有意思。这些弯弯曲曲的胡同里,藏着多少这样的故事呢?
天色渐晚,巷子里飘起炊烟。我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,又经过那家茶馆,老板正在收摊。“明天还来吗?”他问。我点点头,虽然知道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。回到车站广场,回头再看那些巷口,它们静静地隐藏在繁华背后,像一位位装着很多故事却不愿多言的老人。下次若有机会再来,我一定要在黄昏时分,再去那些遵化站旁胡同游玩,听听傍晚时分那里又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