巩义做服务的小巷子,巩义小巷服务点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34:03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天路过巩义老城区,拐进一条青石板路,忽然被巷子口的景象吸引住了。几位老街坊坐在自家门口,一边唠着家常,一边手里不停歇地编着竹编。有位大爷见我驻足,笑着招呼:"来看看呗,咱们这儿的手工簸箕,能用二十年!"

往巷子深处走,发现这儿真是个宝藏地方。剃头师傅在树荫下摆着老式理发椅,旁边修鞋摊的老伯正给顾客的皮鞋换底。最让人惊喜的是,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店面,往往藏着传承两叁代的手艺。李记锁铺的老板正在教徒弟修一把老式铜锁,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像是在诉说光阴的故事。

巷子里的烟火气

晌午时分,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。王阿姨在小院门口支了个临时摊位,卖的是祖传的芝麻烧饼。她手法娴熟地揉面、撒芝麻,嘴里还念叨着:"这手艺是我奶奶那辈传下来的,街坊们都爱吃。"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,排队的人络绎不绝。隔壁修自行车的张师傅抽空跑来买了两个,边吃边说:"在这条巩义做服务的小巷子里,谁家有什么需要,走几步就能找到人帮忙。"

让我惊讶的是,这条看似陈旧的巷子,其实也在悄悄跟上时代。开裁缝铺的刘大姐学会了网上接单,她掀开缝纫机上的布料给我看:"这是年轻人寄来改的汉服,现在连外地客人都会找我改衣服呢。"说着掏出手机,熟练地回复顾客消息。巷尾那家修家电的小伙子更是创新,开通了视频号教大家日常维护技巧,他说:"让更多人学会简单修理,东西用得久些,也挺好。"

傍晚时分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老人们在门楼下摇着蒲扇下棋,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。这时更能感受到,巩义小巷服务点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地方,更是邻里之间的情感纽带。开杂货店的赵奶奶记得每户人家的习惯,总会给晚归的年轻人留盏灯。她说:"在这条巷子住了五十年,街坊们都像自家人。"

夜幕降临,巷子里亮起温暖的灯光。那些忙碌了一天的店主们,此刻正叁叁两两地坐在门前喝茶聊天。或许明天,这里又会迎来需要帮忙的邻居和慕名而来的客人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就像城市肌理中跳动的脉搏,始终保持着温暖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