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平小区上课约茶,开平小区课堂品茗交流
最近听说开平小区里有个挺特别的课堂,不是在教室里正襟危坐那种,而是围着茶桌上课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我第一次听说时也纳闷:上课和喝茶怎么能扯到一块儿?
那天拐过小区健身区,老远就闻到茶香。活动室里头,十几个人围着长条茶桌,有个戴眼镜的李老师正在摆弄茶具。“水为茶之母,器为茶之父”,他边说边提起水壶,热气腾起时,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开来。坐在我旁边的王阿姨小声说,她最初就是被茶香引过来的。
茶香里的邻里情
李老师教得很接地气。不说什么玄乎的茶道哲学,就从怎么选水、水温多少开始讲。他说自家烧水用自来水就行,泡绿茶八十度足够,这些实用小技巧大家都能用上。张大爷每次都会掏出小本子认真记,他说在这学了叁个月,终于搞懂为什么自己以前泡的龙井总发苦。
最热闹的是实操环节。大家轮流上手泡茶,手忙脚乱是常有事。记得有回小陈紧张得把茶汤洒了一桌,周围人笑着帮忙擦,没人计较。就在这一斟一饮间,原本不认识的邻居渐渐熟了。现在的开平小区上课约茶,倒成了大伙儿每周最期待的聚会。
这种课堂妙在哪呢?它把喝茶这门看似高深的学问,变成了谁都能参与的生活乐趣。不需要昂贵茶具,不用背复杂术语,就是找个下午,带上自己的杯子,边品茶边聊天。李老师常说,茶好不好喝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喝。
上个月课堂搞了个“盲品会”,挺有意思。五六种茶混着喝,猜是什么茶。结果嘛,有人把铁观音认成龙井,把普洱说成红茶,笑声就没断过。不过奇怪的是,就算猜错了,茶似乎反而更香了。可能就像李老师说的,喝茶喝的是份心情,太较真反而没意思。
如今这个开平小区课堂品茗交流已经办了半年多,从最初五六个人发展到二十多人。茶具添了好几套,茶叶种类也越来越多。但最让人高兴的不是这个,而是通过这方茶席,小区里多了不少人情味。楼上楼下见面会打招呼了,谁家有事也能搭把手了。
下次路过开平小区,要是闻到茶香,不妨进来坐坐。这儿没有高深的道理,只有温暖的茶汤和友善的笑容。或许你会发现,原来邻里之间的距离,只是一杯茶那么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