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自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2:04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蒙自火车站对面的巷子

每次走出蒙自火车站,目光总会被对面那片老房子牵过去。说的不是那些新盖的商铺,是夹在楼房缝隙里那条不起眼的小巷。巷口窄得很,要是拖着行李箱,还得侧着身子才能进去。

第一次走进去纯属偶然。那天火车到站早,接我的朋友堵在路上了,我闲着没事就往里溜达。刚踏进两步,喧嚣突然就安静下来,像是有人把音量键往下拧了两圈。青石板路坑坑洼洼的,缝里长着青苔,墙角堆着几个废弃的瓦盆,有户人家甚至用破搪瓷缸种着小葱。

巷子不深,走七八分钟就能穿到另一头。但要是慢慢逛,能发现不少趣处。有个大爷坐在竹凳上修藤椅,手指一绕一压,藤条就服服帖帖地编进去了。他脚边趴着条黄狗,听见脚步声,耳朵动了动,眼皮都懒得抬。

再往里有家裁缝铺,木头门板上用粉笔写着“换拉链五元”。老板娘正踩着老式缝纫机,哒哒哒的声音像在打拍子。她看见我在门口张望,抬头笑了笑:“找什么呢?”我说随便看看,她指指对面:“那家的米线好吃,辣椒自己放。”

我这才注意到裁缝铺对面有个小门脸,灶台就支在门口。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正往碗里舀高汤。要了碗汆肉米线,坐在矮桌前吃。汤是骨头熬的,米线滑溜,加上一勺油辣椒,吃得鼻尖微微冒汗。

等吃完第二碗,接我的朋友打电话来,说已经到了火车站广场。我起身付钱,米线老板娘一边找零一边说:“下回来,尝尝我们的焖肉米线,老汤炖的。”

走出巷子时,火车正鸣笛通过。回头看了一眼,巷子还是那个样子,安静地缩在高楼投下的阴影里。修藤椅的大爷开始收摊了,黄狗跟在身后,尾巴一晃一晃的。

后来每次在蒙自火车站上下车,只要时间允许,我都会钻到对面巷子里转转。春天看见有人家在门口晒蚕豆,夏天有老奶奶摇着蒲扇乘凉,秋天墙头的叁角梅开得正艳,冬天灶台上的蒸汽格外温暖。

车站旁的小巷像是个被遗忘的角落,时光在这里走得很慢。新来的旅客匆匆走过巷口,大概不会注意到这条普通的小巷。但对知道它的人来说,这条蒙自火车站对面的巷子藏着这座小城最真实的温度。

最近一次去,发现裁缝铺的木板门换成了卷帘门,不过粉笔字还在。米线摊多了两张塑料凳,老板娘还记得我要多放葱花香菜。巷子尽头那棵老榕树,气根又垂得长了些,几乎要碰到地面。

火车站广播响起时,我正站在巷子里看夕阳把瓦片染成金色。高铁时代让一切都在加速,但这条小巷固执地保持着它的步调。或许下次来,我应该试试那家焖肉米线——毕竟,这是车站对面巷子独有的约定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