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巢湖车站附近弄堂200元一回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1:16:5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起来还有点偶然。那天我从巢湖火车站出来,准备找个地方填饱肚子,拖着行李箱往西边走,不知不觉就拐进了一条老巷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,几个老人家坐在门槛上摇着蒲扇。要不是亲眼看见,真不敢相信火车站旁边还藏着这么个地方。

巷口有家卖烧饼的小摊,老板是个中年汉子,系着泛白的围裙。我凑过去要了个梅干菜烧饼,他一边揉面一边和我搭话:“第一次来这儿吧?这条巷子可有些年头了。”我点点头,顺势问他这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。他擦了擦手上的面粉,指着巷子深处说:“往前走到第叁个路口,有户人家做的辣糊汤是一绝,才卖六块钱。”

正说着,旁边过来个拎着菜篮的大婶接话:“要说咱们这儿最出名的,还得数老陈家的竹编铺子。”她看我感兴趣,干脆放下菜篮比划起来,“就那个巢湖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竹编课,上周我闺女还来学过。老陈手把手教,编个小提篮正好能带回家。”

这倒勾起我的好奇心。顺着她们指的方向往巷子里走,果然在棵大槐树下看见了竹编铺子。店门口挂着各色竹器,从菜篮到收纳盒应有尽有。六十来岁的陈师傅正坐在马扎上破竹篾,听见脚步声抬起头,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:“想学编竹篮?二百块包教包会,材料都算我的。”

我蹲在旁边看他干活。只见粗糙的竹子在老人手里变得格外听话,削薄的竹篾像缎带般柔顺。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喽。”陈师傅说着,手指灵活地穿梭翻飞,“我爷爷那辈就在这巷子里做竹编,传到我是第叁代。巢湖车站附近弄堂200元一回的课程,其实挣不了几个钱,就是图个手艺别断了。”

巷子里的夕阳斜斜地照进来,空气里飘着竹子的清香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坐在角落的小凳上,正认真地编着杯垫。她说是在网上看到推荐特意找过来的,“比逛商场有意思多了,做完还能带个纪念品回家。”

天色渐晚时,我拎着新买的竹茶盘准备离开。回头看见陈师傅还在暮色里忙活,巷子深处飘起缕缕炊烟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弄,原来藏着这么多故事。也许下次路过巢湖站,我还会再来这条巷子转转,看看老陈又琢磨出什么新花样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