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山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鹤山火车站后街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39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记忆里的站台与巷口

鹤山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我前些天又走了一回。说起来,这地方和旁边那条鹤山火车站后街的小巷,打我小时候起就在那儿了。火车站是热闹的,人来人往,声音嘈杂;可只要你绕过站房,往后面一走,就像是跨进了另一个世界,瞬间就安静了下来。

巷子不宽,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斑斑驳驳的,有些地方爬满了青藤。阳光只能从楼与楼的缝隙里挤进来,在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上投下窄窄的一条光带。我小时候总觉得这鹤山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特别长,怎么跑也跑不到头似的。现在走起来,才发觉其实也就几百米,只是那份幽深的感觉,一直没变。

路边偶尔能看见几间小铺子,一个修鞋的老人坐在小马扎上,手里的活儿不停,头也不抬。还有个卖杂货的,东西摆得满满当当,老板娘靠在躺椅上,摇着蒲扇,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戏曲。这里的时间,好像比外面要慢上好几拍。

声音、气味与邻里人情

站在巷子里,能隐隐听到前面火车站广播的声音,闷闷的,听不清具体内容,像远处的背景音。倒是近处的声音格外清晰——谁家厨房里传来刺啦的炒菜声,带着一股菜籽油的香气;楼上传来小孩子的哭闹和大人温柔的安抚;还有那自行车的铃铛声,“叮铃铃”地从身边响过去。

住在这里的,大多是老街坊了。我走过时,看见两个老奶奶坐在自家门口的板凳上择菜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。其中一个看见我,还抬头笑了笑,像是认得,又像只是对路过行人的一个普通致意。这种感觉挺好的,不陌生,有温度。鹤山火车站后街的小巷那边,情况也差不多,只是靠着街,铺面更多些,略显热闹。

我就在想啊,这么多年了,火车站翻新过,外面的马路拓宽了,高楼一栋接一栋地起来。偏偏是这鹤山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像是被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遗忘了,顽强地保留着它原来的样子。它可能显得有些落后,不够光鲜,但对于住在这里的人,对于我们这些在这里有过记忆的人,它提供了一种外面找不到的安稳。

风从巷子那头吹过来,带着一点潮湿的泥土气和老房子的味道。我走到巷子的另一端出口,回头看,里面依旧是暗暗的,静静的。这条鹤山火车站后街的小巷,还有它旁边那些更不起眼的脉络,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区域的另一面,一个不那么起眼,却充满了生活真实痕迹的角落。它们就在那里,不声不响,看着站台迎来送往,自己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常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