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湘潭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能去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47:07 来源:原创内容

前两天和老同学聊天,突然提到湘潭女子学院后街,她问我:“那条街现在变成什么样了?咱们当年常去的小吃店还开着吗?”这一问倒把我问住了,确实好久没回去看过。

趁着周末有空,我特意去转了转。从学院正门往右拐,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。路口那棵老樟树还在,枝叶比记忆中茂密了不少。下午四点多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,地上斑斑点点的,挺好看。

熟悉的老店与新面孔

往里走,最先看到的是那家“刘记米粉”,招牌都褪色了,但店里还是坐得满满当当。老板娘正忙着烫粉,抬头看见我,笑着点点头,像昨天才见过似的。他们家的肉丝米粉还是老价钱,十块钱一碗,汤头鲜得很。

再往前,发现原来卖文具的小门面,现在改成奶茶店了。几个女生坐在门口的遮阳伞下聊天,让我想起当年和室友在这条街晃悠的日子。不过让人欣慰的是,像“王姐烫菜”“小四川麻辣烫”这些老店都还在,只是装修新了些。

街角那家书店倒是坚持下来了,不过现在一半空间摆上了文创产物。老板说现在看书的人少了,得想点别的办法。我买了个笔记本,算是支持一下。

傍晚时分的烟火气

等到天色渐暗,整条街突然热闹起来。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,各家小吃摊都冒出了热气。铁板烧的滋滋声、奶茶店的摇杯声、学生们的说笑声,把整条街填得满满当当。

卖鸡蛋灌饼的大姐手法还是那么利落,面饼在铁板上迅速膨胀,打个鸡蛋,撒点葱花,刷上酱,一分钟不到就做好一个。记得以前晚自习前,经常跑来买一个垫肚子。

麻辣烫的摊位前排起了小队,大家拿着小篮子自己选菜。那股熟悉的麻辣香味飘过来,让人走不动道。我也要了一份,坐在路边的小凳子上吃,辣得直吸气,却停不下筷子。

往前走,发现新开了几家小店。有做手工饰品的,卖的都是些小巧别致的耳环、项链;还有家猫咖,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几只肥猫在打盹。这些新店铺给老街添了不少新鲜感。

在街上来回走了两遍,看到不少变化,但那种亲切的感觉没变。学生们叁叁两两地说笑着,讨论着待会去哪家店,或者刚才哪门课的老师讲得有趣。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,好像这么多年都没变过。

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,他说在这条街摆了二十多年摊,看着一届届学生来了又走。我买了一串山楂的,咬下去,糖壳脆生生的,酸甜正好。

夜色渐深,街上的人慢慢少了些。店铺开始收拾打烊,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。回头看了眼渐渐安静下来的街道,突然明白为什么毕业这么多年,大家还总是惦记着这里。这条街不只是一条小吃街,更像是个存放青春记忆的地方,随时回来,都能找到点当年的影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