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初中生课时费五十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52:28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刷手机时看到个挺有意思的话题:"津初中生一小时50元",说实话第一眼还以为是什么零工招聘。点进去才发现,原来是在说初中生的家教课时费。

我家楼下张姐上个月就给初二儿子请了位数学辅导老师,结账时吓一跳——每小时正好五十块。她边在菜市场挑西红柿边跟我算账:"现在孩子补课真烧钱啊,但隔壁老王家请的大学生都要六十呢。"

这笔钱花得到底值不值

那位戴着黑框眼镜的辅导老师我也见过几次,总是准时夹着教案上门。有回电梯里碰巧遇到,他包里露出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标着重点符号。张姐说老师会把学校试卷每道错题都用荧光笔画出来分类,这倒是让我想起小时候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的样子。

其实很多家长都在盘算这笔账。菜场卖豆腐的刘婶听说后直咂嘴:"我卖叁十板豆腐才挣这么多。"可她转头又悄悄问我有没有认识的便宜家教。你看,这就是当爹妈的心思——既心疼钱包,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

现在初中生的课业压力确实不小。上次看见张姐儿子背着都快弯成虾米的书包,里面除了学校教材还有五本辅导书。孩子揉着发红的手指说,最近叁次数学小测都卡在85分上不去,急得直揪头发。

那五十块钱一小时的辅导课真能解决问题吗?张姐说最近孩子做作业时咬笔头的次数少了,上次月考居然擦着90分边过去了。当然这钱花得还是肉疼,所以她现在每周少做两次美甲,咖啡也从星巴克换成了速溶。

或许我们应该想想,为什么会出现初中生课时费五十元这样的市场价?这就像小区门口突然开了叁家水果店,肯定是因为买水果的人多了。现在中考分流政策摆在那儿,家长们哪个不是咬着牙往前冲?

我表哥在中学当年级组长,他说现在很多家长把补习班当救生圈。其实有些孩子需要的不是额外加课,而是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。他办公桌抽屉里永远收着几本写得工工整整的错题集,那是往届逆袭的学生留下的"武功秘籍"。

说到这儿,我倒觉得这五十块钱更像是个象征。它既衡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,也折射出当下教育竞争的真实温度。就像冬天里暖手宝,价格明明白白标在那儿,但攥在手里的热度却是各人不同。

黄昏时常见那个辅导老师骑着共享单车离开小区,车篮里放着吃了一半的饭团。张姐说老师总把最后十分钟留给家长反馈,这点让她特别满意。或许值得我们思考的,不仅是初中生课时费五十元这个数字,还有藏在时间刻度里的用心程度。

街角复印店老板有回闲聊时说,最近印得最多的是初中生的错题本。那些带着改正痕迹的纸张经过复印机时,总会发出轻微的嗡嗡声,像极了深夜书房里转动的风扇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