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,鞍山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上吗
最近和朋友聊天,提到想找几个大学生做个小型调研,他第一反应就是:“你去鞍山大学城那边试试?不过话说回来,鞍山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?” 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。是啊,听起来大学城里有那么多学生,但真要想联系上他们,会不会有啥门槛呢?
带着这个疑问,我特意去了几趟鞍山大学城周边。下午四五点钟,下课铃响过没多久,校园内外就热闹起来了。叁五成群的学生们,有的急着去食堂,有的约着去商业街,还有的就在操场边散步聊天。光看这个人流量,感觉机会应该不少。
实际情况比想象中复杂
不过走近了才发现,直接上前搭话好像不太合适。现在的学生警惕性都挺高的,突然被陌生人搭讪,多数人会礼貌地摆摆手快步走开。这也完全可以理解,换做是我,可能反应也差不多。
后来我改变策略,在食堂旁边的公告栏站了会儿。好家伙,这里真是信息集散地——社团招新、兼职信息、考研辅导,贴得满满当当。正好有个学生在贴家教广告,我就趁机聊了两句。他说平时挺多人通过这种纸条联系他的,特别是周末想做家教的时候。
说到联系学生的方式,我发现线上线下差别挺大的。线上嘛,各种校园论坛、表白墙、老乡群确实活跃,但你要是不认识群里的人,发个广告分分钟就被管理员踢出去了。而且这些群通常都设了验证问题,不是本校学生还真不好进。
相比之下,线下的渠道反而实在些。除了刚才说的公告栏,校园周边的店铺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我去了几家奶茶店和小餐馆,跟老板聊了聊。有家打印店的老板挺热心,说经常帮学生代收快递,也会帮靠谱的雇主转发兼职信息。“学生们常来我这儿,混个脸熟就好说话了,”他笑着补充道,“鞍山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上吗?得找对方法才行。”
这个方法确实管用。我通过打印店老板联系到了两个大二学生,他们告诉我,其实学生群体内部有自己的信息网络。比如,如果想找特定专业的学生,最好通过学生会或者社团;想找兼职的,一般会关注校内勤工助学中心的信息。
不过他们也提到,现在大家时间都排得挺满的。上课、社团活动、自习、实习,真正能静下心来说话的时间并不多。如果是简单的问卷,可能课间十分钟就能搞定;但要是深度访谈,最好提前约时间,而且最好选在没课的工作日下午。
说到这儿,我想起之前遇到过的一个案例。有家教育机构想在大学城推广他们的课程,开始只是在路边发传单,效果很一般。后来他们改变了策略,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办了几场讲座,结果报名人数明显多了起来。这说明啊,得到校方或学生组织的认可,联系学生的效率会高很多。
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。回过头来看“鞍山大学城学生容易联系上吗”这个问题,我的感受是——说难也不难,说容易也不那么容易。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的作息习惯,找到合适的渠道,并且拿出真诚的态度。毕竟,谁都不喜欢被生硬地打扰,但如果你的来意明确、事项合理,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交流的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现在社交软件这么发达,联系学生还不是分分钟的事?其实真不是这样。学生们对隐私看得很重,陌生的好友申请通常不会通过。反而是那些线下有过一面之缘的,线上聊起来会更顺畅。这个先后顺序,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。
所以啊,下次如果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,我会告诉他:多去大学城走走看看,了解学生们的日常动线;可以试试跟周边商户建立联系;如果有条件,通过正式渠道与学校相关部门对接会更顺畅。只要方法得当,联系到合适的学生并不是什么大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