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郑站街快餐约学生,新郑路边简餐邀学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57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路过新郑那条老商业街,发现路边摊的生意格外红火。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围着快餐车点餐,老板忙得额头冒汗,手上动作却一点不含糊。

说起来这种路边简餐还挺受学生欢迎的。价格实惠,十块钱就能吃饱,对生活费有限的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。分量也足,米饭压得实实在在,配菜给得大方。比学校食堂花样多,又比正经餐馆便宜,难怪成了不少学生的首选。

方便快捷的用餐选择

我凑过去看了看菜单,炒饭、盖饭、面条,都是现做现卖。有个男生说要赶着去上自习,老板立马先给他做,叁下五除二就打包好了。“经常有学生下课晚了来不及吃饭,”老板一边颠锅一边说,“我这做的就是快,不能耽误孩子学习。”

正说着,又来了几个女生,看样子是常客。她们熟门熟路地报菜名,还让老板多加点青菜。“在这吃久了,老板都记得我们口味了。”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笑着说,“比点外卖快,还便宜五六块呢。”

这种路边简餐确实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。位置离学校近,出校门走几步就到。不用等外卖员,现做现取,对课间时间紧的学生特别友好。而且现金、扫码都能付,灵活方便。

学生们的第二食堂

和老板聊了会,他说每天最忙的就是中午和晚上放学那会儿。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来,把小小摊位围得水泄不通。“这些孩子都挺懂事的,”老板擦擦汗,“有的还会自带饭盒,说这样环保。”

我注意到摊位上贴着微信群的二维码,已经有叁百多人了。老板会在群里提前发菜单,学生们可以预定点餐,避开高峰期。这个法子挺聪明,既省了学生排队时间,又能让老板掌握备货量。

有个大四学生告诉我,他在这吃了快四年。“从大一吃到现在,眼看着老板从推车换成了现在这个改良版餐车。”他说这儿的味道有家的感觉,价格这么多年也没涨多少。

天色渐暗,摊位前的学生反而更多了。晚自习前后的时间段,成了另一个营业小高峰。暖黄的灯光下,饭菜的热气袅袅升起,学生们捧着热乎乎的餐盒,有说有笑。

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,平淡却温暖。一份简单的路边简餐,连着摊主与学生之间的情谊,也成了许多学子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或许多年后他们毕业离校,还会记得这个熟悉的味道,记得那些在路边站着吃饭的青春时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