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州那里有站小巷,盘州站旁小巷位置
盘州那里有站小巷,盘州站旁小巷位置——这个问题最近可真是让不少初来乍到的朋友犯了难。记得我第一次到盘州时,跟着导航在车站附近绕了足足二十分钟,明明地图显示就在眼前,可那些巷子就像跟人捉迷藏似的,总藏在不起眼的角落。
要说清楚这些小巷的位置,得先找到车站南广场东侧那棵老槐树。对,就是枝桠特别茂盛、树底下总有叁五个老人家下棋的那棵。背对着车站正门往右前方走,看见树后那排青砖砌的矮墙没有?墙根往下数第七块砖头上还留着十年前孩子们用瓦片划的涂鸦呢。沿着墙根转过去,眼前突然就豁然开朗——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子,正安静地躺在两排老房子中间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这些巷子窄是窄了点,但热闹得很。清晨六点,巷口卖糯米饭的推车准时出现,蒸笼掀开时那股子米香能飘出老远。往里走十来步,修鞋匠老陈已经开始敲敲打打,他在这巷子里摆了叁十年摊子,谁家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走路他都记得。再往里,是李婶开的小卖部,柜台上那个玻璃罐里永远装着五彩缤纷的糖果。要说盘州站旁小巷位置最让人惦记的,还真不是这些店铺本身,而是那种推开任何一扇木门都能闻到饭菜香的亲切感。
我特别喜欢在傍晚时分逛这些巷子。这时候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亮起灯,煎炒烹炸的声音此起彼伏。有个大姐做的辣子鸡特别香,每次路过她家窗口,都能闻到那股又麻又辣的味道。巷子尽头那户人家的阳台上种满了月季,春天的时候,花枝探出铁栏杆,在风里轻轻摇晃。住在这片的老住户都说,虽然房子旧了点,但就是舍不得搬走——这里离车站近,生活又方便,最重要的是,街坊邻居都成了老朋友。
前两天又有个外地来的小伙子在巷口张望,手里攥着手机原地打转。我上前一问,果然是在找这些藏在车站旁边的小巷子。给他指完路后忽然想起,二十年前我父亲第一次带我来这里时,我们也曾在同样的位置徘徊过。这些巷子就像盘州的毛细血管,看着不起眼,却让整座城市都活泛起来。现在要找盘州那里有站小巷,记住这个诀窍:在车站听见拉杆箱轮子声最密集的地方往反方向走,准没错。
这些巷子的妙处还在于,它们总在细微处给你惊喜。比如巷子中间有口老井,井水冬暖夏凉,夏天常有人把西瓜吊在井里冰着。井台边磨得发亮的青石板,记录着多少代人的足迹。转弯处那面斑驳的砖墙上,不知谁家孩子用粉笔画了只歪歪扭扭的猫,旁边还郑重其事地写着“小花之家”。这样的细节,让每条巷子都有了独一无二的性格。
傍晚的巷子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零星几个晚归的人拖着长长的影子走过。路灯把槐树的影子投在墙上,随风轻轻摇曳。某户人家传来电视剧的对白声,夹杂着厨房里洗碗的动静。这些声音和气味编织成盘州站旁小巷特有的夜晚。要说在这里生活有什么特别,大概就是那种推开窗就能闻到邻家饭菜香,走出门就能遇见熟人的温暖吧。这样的地方,确实值得好好记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