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溪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,附近学生有出来活动的吗
最近跟朋友聊天,突然提到岑溪大学城,他冷不丁问我:"你说,那边平时有学生出来活动吗?"这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。说真的,虽然经常路过那片,但还真没特意留意过学生们的日常动向。
带着这个疑问,我特意挑了工作日的下午去转了转。大学城周边的商铺老板倒是挺健谈的,奶茶店的小妹边调珍珠边说:"学生啊,下午四五点就开始多啦,特别是周五晚上,我们都要多备两桶珍珠。"她说着往门口指了指,"你看对面那几家小吃店,现在还没什么人,等下课铃一响就热闹了。"
学生们的日常轨迹
果然,四点半刚过,叁五成群的学生就渐渐多了起来。有个背着画板的男生在便利店买关东煮,我凑巧和他聊了两句。他说他们经常出来找灵感,有时候在咖啡店一坐就是半天。"图书馆待久了也闷啊",他咬了口萝卜,"而且这边新开了家自习室,很多同学都爱去。"
顺着他的指点,我找到了那家藏在巷子里的共享自习室。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坐得满满当当,都是埋头看书的学生。店主是个年轻姑娘,她告诉我:"平时上座率能有七成,到考试周都得提前预约呢。"
这么说来,岑溪大学城的学生们不是不出来活动,只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可能和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。不是非要逛街压马路才算"出来",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,约同学讨论作业,或者单纯换个环境透透气,都算是他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。
傍晚时分,运动场上的人也多了起来。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,跑道散步的情侣,还有坐在看台上聊天的小团体。我注意到不少学生手里都拎着从校外买的晚饭,有的还是从两条街外的美食城特意绕过来的。
看来之前那个问题确实值得琢磨。岑溪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?现在看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偏颇。学生们不是"出不出来"的问题,而是他们的生活本来就自然地延伸到了校园之外。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,正在用他们的方式,让整个大学城周边都活络起来了。
夜色渐浓,奶茶店的灯光格外明亮。看着店里那些年轻的面孔,忽然觉得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答案了。他们在这里讨论小组作业,在这里分享刚买的零食,在这里计划周末的出行。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,或许就是大学时光最真实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