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市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芒市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陪学
最近在芒市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——不少初中生开始提供“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服务。刚看到这个消息时,我心里还犯嘀咕:这年头初中生都能靠陪玩赚钱了?
隔壁单元楼的李姐上周试了一次。她家七岁的儿子童童平时放学后就窝在家里看平板,没想到被请来的初中生小杰带着在小区花园玩了一下午躲猫猫,回来时小脸红扑扑的,兴奋地说下次还要和哥哥玩。李姐笑着说:“这50元花得真值,孩子动了,笑了,连晚饭都多吃了半碗。”
不仅仅是看孩子那么简单
这种“芒市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陪学”的模式,和我们小时候找的家教不太一样。它不完全是上课,更像是找个大朋友带着小朋友。初中生们会陪着写作业,遇到不会的题目就稍微指点下,但更多时候是在作业完成后,带着孩子做手工、玩棋类游戏,或者在小区里进行户外活动。
我认识了初叁学生小雨,她这学期已经接了叁个固定的“小客户”。问起她怎么想到做这个,她有点不好意思:“最开始是帮妈妈同事带孩子,后来发现很多叔叔阿姨都需要这样的帮助。我们比专业家教便宜,比保姆更懂怎么陪孩子学习玩耍。”
确实,这些初中生自己刚从童年走过来没多久,最懂小孩子喜欢什么。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动不动就拿起手机,而是真的蹲下来,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。
童童妈妈还告诉我一个细节:“有次小杰带着童童在阳台种小番茄,整整一个多小时,两个人蹲在那儿讨论怎么松土、浇水。这种专注力,连我们大人都自愧不如。”
双方都在成长
令人惊喜的是,这种陪伴是双向收获的。初中生们学会了责任和耐心,而小朋友则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。
小雨说自己以前做事叁分钟热度,现在为了给小朋友树立好榜样,她写作业时都坐得笔直。“总不能教人家要专心,自己却做不到吧?”她笑着说。
另一方面,对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,这种跨年龄的交往弥补了没有兄弟姐妹的缺憾。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比自己年长的人相处,而初中生们也重新体验了纯真的童年乐趣。
一位家长坦言:“我们找过大学生家教,但他们往往更注重学科辅导。而初中生带来的这种轻松愉快的陪伴,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。”
随着期末临近,这种“芒市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服务变得更加抢手。不少初中生巧妙地把复习和趣味活动结合起来,比如用卡片游戏帮助记忆英语单词,或者用积木理解几何概念。
当然,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引导和规范。有教育工作者建议,初中生们在接手这样的“工作”前,最好能得到家长的指导和帮助,确保安全第一。同时也要平衡好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,不能本末倒置。
夜幕降临,我又看到小区花园里有几个初中生带着小朋友在观察夜来香的开放。那样的画面让人不禁微笑——也许最好的教育,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片段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