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作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焦作车站胡同200元一回
夜色下的焦作火车站总是特别热闹,出站口挤满了接站的人,出租车司机在广场上招揽生意。我站在喷水池旁边等人,忽然听见两个拉着行李箱的阿姨在嘀咕:"听说车站后头那条小巷子..."后面半句没听清,但"200块钱"这几个字倒是飘进了耳朵。
这事儿挺有意思。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,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火车站,却从没留意过那些弯弯绕绕的小胡同。说实话,要不是今天偶然听见这段对话,我压根不会注意到这些隐藏在繁华车站背后的角落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第二天傍晚,我特意绕到车站后面。这条巷子比想象中要窄,两旁是些老旧的居民楼,墙皮有些剥落。几家小吃店亮着暖黄的灯光,麻辣烫的雾气在巷子里飘荡。有个大叔正在摊位前炸串,油锅里滋滋作响。
"来几串?"大叔头也不抬地问。我要了两串豆干,顺势和他聊起来。他说在这条巷子做了十几年生意,见过形形色色的人。"以前有些外地人来找便宜住宿,现在嘛..."他顿了顿,"都是老街坊来照顾生意。"
正说着,两个年轻女孩拖着行李箱经过,在隔壁旅店前台问价。"单间180,要是长住可以便宜。"老板娘的声音从屋里传来。这价格让我愣了一下,在火车站这种地段,确实算很实惠了。
另一个角落
顺着巷子往深处走,灯光渐渐暗下来。拐过弯,另一条更窄的胡同出现在眼前。这里安静得多,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。墙上有用粉笔写的"住宿"字样,旁边留着电话号码。
有个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剥豆角,我上前搭话。她说这条胡同里的房子大多租给了外来务工的人,"都是正经人,白天在工地干活,晚上回来睡觉"。问起价格,她说单间大概200块一个月,"条件差些,但能遮风挡雨"。
这时我才恍然大悟,昨天听到的"200块钱",很可能指的是月租。想想也是,在现在这个年代,200块能做什么呢?或许也就够在这样的小巷子里租个安身之所。
站在胡同口往回看,火车站大厦的霓虹灯在夜色中格外醒目。而这条小巷子就像城市的另一个面,不那么光鲜,却真实存在着。那些拖着行李的身影,或许正在为寻找一个落脚处而奔波。200块钱,对有些人来说不过是一顿饭钱,对另一些人却是能够遮风避雨一个月的希望。
离开的时候又经过那家炸串摊,大叔正在收摊。"明天还来吗?"他笑着问。我点点头,心里却想着,这条看似普通的焦作车站胡同,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。200元一回的交易背后,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