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都200米附近人约会,临近距离寻友相聚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0:36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江都200米附近人约会

最近总听朋友念叨,说在江都老城区找个能散步聊天的人都难。这话我倒不认同,昨天路过文昌东路时,突然冒出个念头——不如试试在200米范围内找找看?手机刚打开附近的人功能,豆浆店的老板娘正好探出头招呼:"小王,今早的豆浆给你留了碗加糖的。"

说来也巧,就在等豆浆的功夫,隔壁书店的姑娘正踮着脚够书架顶层的《江都民俗考》。我顺手帮她取下来,发现书页间夹着张手绘的广陵路茶社地图。她眼睛一亮:"你也喜欢探老茶社?前面转角那家叁香居,老板收藏了好多扬州评话胶片。"

我们约着周末去听评话。从书店到茶社不过百来米,青石板路被初夏的雨洗得发亮。她指着屋檐下的石雕说:"看这貔貅,我爷爷那辈就说能镇宅。"茶社老板见我们聊得投缘,特意搬出1972年的《武松打虎》录音带。胡琴声起时,窗外飘来麻油馓子的香气,恍惚间像回到穿的确良衬衫的年代。

这让我想起城南的李阿姨。她在幼儿园工作四十年,退休后总坐在槐树下做虎头鞋。有次我好奇问她针法,她笑着递来针线包:"现在年轻人哪愿意学这个?"后来才发现,同楼住着民俗学会的摄影师,我们仨现在每周叁都在活动室碰头。上次记录盘扣技艺时,李阿姨的手在绸缎间翻飞,阳光透过木格窗照在银针上,那画面比什么展演都动人。

其实在临近距离寻友相聚,未必都要刻意安排。社区菜场那个总多抓把香葱的摊主,修鞋铺边下象棋的老伯,甚至每天准时在邮局门口晒太阳的橘猫,都可能成为奇妙缘分的引子。就像昨天傍晚,我在古运河边拍夕照时,遇见个画水彩的姑娘。她笔下的朝天宫码头带着橘粉色的光晕,我们聊起河岸的老槐树何时开花,摆渡船何时停运,不知不觉星星都出来了。

如今再经过文昌阁,总会留意骑楼下那些鲜活的生活图景。修表师傅戴着单眼放大镜调试齿轮,剪纸艺人教孩子们剪喜鹊登梅,糖画摊子前围着眼巴巴的小娃娃。或许所谓相遇,不过是给彼此多留一杯豆浆的时间,多问一句"这本书好看吗"的勇气。在这座城里,两百米足够走出一个人的孤岛,走进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