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海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,乌海车站旁小巷休闲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9:09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每次路过乌海车站,我都会刻意放慢脚步。倒不是急着赶车,而是对站台背后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子格外着迷。你说这些窄窄的巷道里能藏着什么好玩儿的?嘿,还真别说,里头别有洞天。

绕过车站西侧褪色的蓝铁皮围挡,第一个巷口飘来滋滋作响的油锅声。顺着声音往里走不出二十步,就见着个支着遮阳伞的烙饼摊。老板娘手法利索,面团在她手里叁捏两转就成了圆饼,往黑铁鏊子上一贴,不过片刻就鼓起金黄泡泡。她家韭菜盒子的味道啊,隔条街都能闻到香。

巷子深处的老手艺

再往深处去,有家开了叁十多年的修鞋铺。老师傅戴着老花镜坐在马扎上,锥子在蜡线上灵巧穿梭,那专注劲儿像是在完成艺术品。他脚边堆着各式待修的皮鞋,每双都记录着匆匆旅人的故事。有时我会坐在他门前的石墩上,看他怎么把开口的鞋帮重新缝合。这时候要是递根烟过去,老师傅就会打开话匣子,说起九十年代车站扩建前巷子的热闹景象。

要说乌海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最让人惊喜的,还得是那个藏在居民楼夹缝里的旧书铺。门脸窄得仅容一人通过,里头却别有洞天。店主把书架一直垒到天花板,得踩着木梯才能取到顶层的书。前几天我还在那儿淘到本1982年的乌海地方志,泛黄的书页里夹着张手绘车站地图,比现在导航软件上的标记生动多了。

黄昏时分,巷子口的空地上会聚集起下象棋的老爷子。楚河汉界杀得正酣时,总有人拎着保温杯在旁边支招。他们的棋盘是用红色油漆画在旧桌面上的,棋子磕碰出清脆声响,和车站广播的到站提示声交织在一起,竟意外地和谐。有回我看见个穿铁路制服的大爷,刚下班就加入战局,帽檐还别在肩章上来不及取下。

其实仔细想想,这些乌海车站旁小巷休闲去处最动人的,是那种不紧不慢的生活气息。卖杏皮茶的大婶会记得熟客的甜度偏好,理发店的转灯在雨夜里泛着朦胧的光,就连墙根下打盹的流浪猫都带着几分从容。有次我遇见个背着画板的学生,正对着巷角的歪脖子树写生。他说这棵树比车站年纪还大,树皮的纹路里藏着好几代人的记忆。

暮色渐浓时,巷口五金店老板开始收拾门前的货物。他养的那只八哥在笼子里突然开口:“慢走啊”,倒把路过的小姑娘逗得直笑。车站钟楼传来整点报时,巷子里飘起各家炒菜的香味。我突然觉得,与其说这些巷子是交通枢纽的附庸,不如说它们自成天地,用柴米油盐的温度,悄悄软化着旅途的坚硬轮廓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