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全国各地喝茶上课资源,朝阳品茶学习资源全国覆盖
最近不少茶友都在打听,说想找个地方学茶艺,结果一搜发现,嘿,原来各地都有这样的课程。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就像突然发现家门口的便利店其实全国连锁,哪都能找到熟悉的门脸。
我有个朋友上个月在杭州报了班,学的正是龙井茶的冲泡技巧。她跟我说,老师手把手教怎么控制水温,怎么观察茶叶舒展,那种细致劲儿,跟教钢琴老师调指法似的。她开玩笑说现在去茶馆都敢跟师傅聊两句“狮峰山和梅家坞的差别”了。
茶香不怕巷子深
其实啊,现在想学茶真的方便多了。不管你在东北还是西南,打开手机总能找到附近的茶艺班。有的设在古色古香的茶舍里,有的就在社区活动中心,连教学用的茶叶都给你备齐了。我见过最贴心的一家,连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都专门安排了实验课。
记得第一次去上课时,老师说的那句话特别在理:“别看只是泡茶,这里面有物理有化学,还有美学”。确实,同样的茶叶,不同人泡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。就像炒菜,火候、时机、手法,差一点感觉就全变了。
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学茶的行列。他们不光学传统泡法,还琢磨着把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。比如用冷泡法做夏日特饮,或者把茶席搬去户外野餐。这种老传统的新玩法,让茶香飘得更远了。
要说最让人惊喜的,还是发现原来每个地方的茶课都带着当地特色。在福建学着泡铁观音,能听到不少茶农的趣事;在云南上普洱茶课,老师会带你认古茶树。这么看来,学茶倒成了了解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好法子。
前两天路过一家新开的茶室,看见里头上课的情形忽然想到,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样子吧。不需要正襟危坐,就像朋友闲聊似的,一边品着刚沏好的茶,一边就把学问装进肚子里了。
说到这里,倒让我想起个事儿。有回看到个阿姨在课上认真记笔记,问她在干嘛,她说孙子快要从国外回来了,得学会泡一手好茶,让孩子记住家的味道。你看,这一盏茶里,装的都是人情味儿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