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彦淖尔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窄巷情深150的温暖
那盏昏黄的路灯
巴彦淖尔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就藏在老城区那条歪脖子槐树斜伸出来的巷口。刚听说这个故事时,我正对着手机里那个要转150块红包才肯见面的相亲对象发愁。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走,带你去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感情。”
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,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。王大爷的修车铺就在巷子中间,门口总是摆着那辆掉了漆的凤凰牌自行车。李大妈端着搪瓷缸子站在旁边,时不时给他擦擦汗。我问他们在这儿住多久了,李大妈咧嘴一笑:“从结婚就在这儿,整整四十年咯。”
原来他们年轻时,王大爷是靠每天帮李大妈家挑水打动丈母娘的。那时候没有微信转账,他攒了叁个月工资,凑够150块钱买了块上海牌手表当聘礼。李大妈说着伸出手腕,表带的颜色已经深浅不一,但表针还在稳稳地走着。“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转个520,我们那时候啊,150块就是全部家当了。”
巷子尽头住着开面馆的小夫妻。女人揉面,男人煮汤,五块钱一碗的拉面从来没涨过价。我去吃面时总看见,女人会把碗里的肉片悄悄夹到男人碗里,而男人会在收摊时,把零钱里那张最新的一块钱塞进女人的围裙口袋。他们说要在巷子里再开二十年,等攒够了钱,就去看看真正的大海。
最让我触动的是住在巷尾的那个外卖小哥。有次深夜路过,看见他蹲在路灯下数硬币,一枚一枚地摆在台阶上。后来才知道,他每天省下五块钱,已经攒了叁个月,想给生病的老婆买条真丝围巾。那天他数完最后几个硬币,突然就笑了,整条巷子都听得见他的笑声。
窄巷情深150的温暖,原来就藏在这些琐碎的日子里。现在经过那条巷子,我总会放慢脚步。也许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,我也会遇见那个愿意和我一起攒150个温暖瞬间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