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新茶论坛,湖州新茶品鉴交流
这几天路过湖滨路,发现好几家茶叶店门口都摆出了“春茶上市”的牌子。嫩绿的芽头在玻璃罐里舒展着,看着就让人想坐下来喝一杯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参加的湖州新茶论坛,那场面可真热闹。
记得那天刚走进会场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。主办方很用心,每张桌子上都摆着叁四款今年的新茶。我旁边坐着的陈师傅,是做茶二十多年的老师傅了。他端起一杯安吉白茶,先闻了再看,最后才小口尝了尝。“今年的茶啊,”他放下杯子说,“雨水匀,长得就好。你看这茶汤,清亮清亮的。”
品茶这件事
说来有趣,同一批茶叶,不同人泡出来味道还真不一样。论坛专门安排了湖州新茶品鉴交流环节,大家轮流泡茶。李大姐手法利落,水温控得准,泡出的龙井鲜爽甘醇;而年轻的张先生手重了些,茶汤就略带涩味。陈师傅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,偶尔指点两句:“泡茶啊,急不得。得像对待朋友一样,了解它的性子。”
现场还来了几位年轻的茶艺师,带来了不少新点子。有个小姑娘把传统的紫砂壶和现代的玻璃器具搭配使用,说是能更好地展现茶叶的姿态。她还提到现在年轻人喜欢用冷泡法,虽然老茶客们听了直摇头,但不得不说,这种方法泡出的茶别有一番风味。
聊得正热闹时,一位从长兴来的茶农拿出自家做的紫笋茶。这茶名气不大,但喝起来有股特殊的兰花香。好几个做茶叶生意的当场就加了微信,说要进货。这种面对面的湖州新茶品鉴交流,确实比网上的图片来得实在。
休息时我和几个茶友闲聊,发现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把好茶推广出去。王先生说,他试过直播卖茶,但光隔着屏幕,客户总担心品质。后来他想了个办法,先寄小样,满意再买大份,生意慢慢就好起来了。“茶这个东西啊,”他感慨道,“终究是要喝到嘴里才算数。”
论坛快结束时,组织者请大家分享感受。让我意外的是,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“交流”这个词。确实,这种湖州新茶论坛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买卖平台,更像是个大家庭的聚会。老茶人传授经验,年轻人带来新想法,茶农直接听到消费者的反馈,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。
走出会场时,陈师傅送我一小包他自己做的茶叶。“回去慢慢喝,”他说,“好茶值得细细品。”我小心地收好这包茶,心里暖暖的。这样的活动,不仅让我们喝到了好茶,更让大家因为茶而走到了一起。明年这个时候,想必还会有更多爱茶的人相聚在这里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