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城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白城男子常逛的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5:35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白城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

要说白城男人下班后爱往哪儿钻,还真得数老城区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。这些巷子藏在高楼背后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还长着厚厚的青苔。我第一次跟老陈拐进这样的巷子时,还纳闷这种地方能有什么名堂。

巷子口总蹲着几个下象棋的老爷子,楚河汉界杀得正酣。往里走,剃头铺子飘来肥皂水的味道,老师傅手里推子嗡嗡响,和客人唠着家长里短。再深处,修鞋匠老王的摊位前总摆着两叁只待修的皮鞋,他边敲敲打打边和路过的人打招呼:“张哥,接孩子啊?”“李叔,今儿鱼钓得怎样?”

五金店赵老板是巷子里的“情报站长”。每天傍晚,他的小店门口就会聚起几个熟客。建材商老周把摩托车往边上一停,拎着保温杯就凑过来;开饭馆的小刘收拾完午市,也爱来这儿站会儿。他们聊的内容五花八门——从煤气灶该怎么修,到谁家孩子考上好学校,偶尔也说说生意难做。

我发现这些白城男子常逛的小胡同,其实藏着他们最真实的生活。在办公室里他们是员工、领导,但在巷子里,他们就是父亲的儿子、儿子的父亲、妻子的丈夫。修车的老李说过这么句话:“在大街上走路都得挺直腰板,只有在这巷子里,肩膀才能塌下来。”

巷子深处有家羊肉面馆,老板每天只熬一锅汤。傍晚时分,总能看到刚下班的男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吃面。他们就着热气呼噜呼噜地吃,手机放在一旁,偶尔看看消息,多数时候只是专注地吃那碗面。这大概是一天中最放松的十分钟。

这些巷子也在悄悄变化。去年,巷尾那家开了叁十年的修表铺关了门,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年轻人开的咖啡店。有意思的是,现在偶尔也能看见些中年男人坐在咖啡馆外摆的椅子上,虽然点的还是最普通的美式,手里夹着烟的样子倒和巷子的气质莫名契合。

老陈告诉我,他父亲那辈人就爱逛这些小巷。那时候巷子里有打铁的、弹棉花的,现在虽然手艺人都渐渐少了,但男人们往巷子里钻的习惯却没变。也许吸引他们的不是某家店某个人,而是那种可以暂时卸下担子的氛围。

黄昏时分,巷子的光影特别好看。夕阳斜斜地照在斑驳的砖墙上,把男人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他们叁叁两两地走着,或站在某个店铺门口闲聊,说话声和巷子里的饭菜香混在一起。这种画面每天都在白城的无数条小巷里重复着,平常得几乎被人忽略,却真实地记录着这座城市里男人们的生活轨迹。

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脾性。有的以美食出名,炒锅声从傍晚响到深夜;有的安静些,多是些老住户在乘凉。但无论哪条巷子,走进去总能感受到那种松弛自在的气息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白城男人总爱往巷子里钻——在那弯弯曲曲的深处,藏着他们不必言说的慰藉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