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宁嫩茶论坛,安宁清茶雅集
这几天路过老街拐角,总能看到新开的茶室亮着暖黄色的灯。木招牌上“安宁清茶雅集”几个字被雨水洗得发亮,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城南参加过的安宁嫩茶论坛。那时候大家围坐在青石院子里,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响着,穿棉麻褂子的老先生正在讲明前龙井的采摘时辰。
说起来,这两个地方虽然名字相近,氛围却不太一样。安宁嫩茶论坛更像传统的茶课堂,每期都有固定主题,从茶叶审评到茶席布置都讲究规矩。而清茶雅集就随性多了,有时候叁五个熟人碰上了,直接拉开茶桌布就能开场。上周叁下午我去的时候,有个姑娘正在泡凤凰单丛,她不用公道杯,直接拿着紫砂壶在七八个品茗杯上巡回斟茶,动作行云流水——这叫“关公巡城”,她笑着解释,茶汤浓度要均匀才公平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的人总说生活节奏太快,但在这些地方,时间好像被茶香浸得柔软了。记得在安宁嫩茶论坛听过个趣事:有位老茶客每次只带一只裂纹杯,他说这杯子养了十几年,现在就算只倒白开水都能喝出茶味。这当然有点夸张,但当你看到有人盯着杯中叶沉叶浮能发呆半小时,大概就能明白那种心境。
清茶雅集的老板娘有个特别习惯,每次第一泡茶都不喝。她总要把茶汤倒在陶制茶宠上,看着那只金蟾渐渐变成深褐色。“这是醒茶也是醒人”,她边说边重新注水,蒸汽腾起来模糊了侧脸。后来我在其他茶室试过同样做法,意外发现第二泡的茶汤确实更温润,或许就像人做事都需要个预热过程。
昨天看到个年轻人带着笔记本电脑来茶会,敲键盘声与盖碗合盖声交错响着。不过没过多久,他居然合上电脑,开始向隔壁阿姨请教怎么存普洱。这种转变挺有意思,就像手机信号满格时总觉得焦虑,反倒是在这种需要等待水温、等待茶叶舒展的地方,突然就学会了停顿。
茶凉了可以续水,就像很多事换个角度又能继续。这两处地方现在成了我的充电站,每次离开时带着满身茶香,感觉又能应付几天忙碌日子。毕竟生活不就该这样么?在沸腾与沉淀之间找到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