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学生品茶上课,学生课余茶艺学习
王老师端着茶壶的手稳稳当当,热气从壶嘴袅袅升起。教室里飘着龙井的清香,叁十几个高中生围坐在茶席旁,眼睛都跟着那抹碧绿的茶汤打转。“咱们调兵山的孩子,也该尝尝江南春天的味道。”她说着,把茶汤分进品茗杯,孩子们轻轻传着,像传递什么宝贝。
这可不是什么兴趣班,而是调兵山实验中学这学期新增的必修课——茶艺课。每周二下午,原本该上自习的时间,现在变成了品茶时间。刚开始还有家长嘀咕:“这不耽误学习吗?”可两个月下来,孩子们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惊讶。
从好奇到热爱
李明的妈妈最清楚儿子的变化。以前放学回家,书包往沙发一扔就抓起手机,现在居然会主动问:“妈,咱家有没有茶叶?我给您泡一杯。”上周六,这孩子还用零花钱买了两个品茗杯,说是要对比不同杯子对茶香的影响。
“说实话,刚开始我就是冲着不用写作业才选的这门课。”高二(3)班的张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但现在真觉得泡茶挺有意思。你看啊,水温、时间、手法,差一点味道就变了,这比解数学题还考验耐心。”
茶艺老师刘师傅是学校特意从本地茶社请来的。他说这些孩子手巧,学得快,就是刚开始太心急。“有个男孩第一次泡茶,叁秒钟就问‘好了没’,现在能安安静静坐那儿,盯着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,一看就是十分钟。”
教导主任王老师说,最初设置这门课,是想给孩子们找个放松的方式。调兵山这地方虽然不产茶,但喝茶的传统一直都有。“没想到效果这么好,最近连课间追逐打闹的都少了,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讨论哪种绿茶更鲜爽。”
茶香里的改变
变化悄悄发生在每个角落。教学楼四楼的茶艺教室总是飘着淡淡的茶香,墙上挂着孩子们制作的茶叶标本,窗台上摆着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各式茶杯。最让人感动的是,几个原本坐不住的孩子,现在居然能专心致志地练习茶艺,手法越来越娴熟。
“我学会了等待。”高二的李同学说,“以前做什么事都急着要结果,现在明白了,好茶需要耐心,生活也是。”她小心地收起自己做的茶巾,上面还沾着普洱茶的香气。
班主任们反映,自从开了茶艺课,班级氛围柔和了不少。以前容易因为小事起冲突的学生,现在会互相提醒:“急什么嘛,喝口茶慢慢说。”那些总爱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,在茶艺课上学会了安静倾听。
就连食堂阿姨都发现了变化——以前孩子们吃饭总是急匆匆的,现在居然有学生带着保温杯来打饭,里面泡着自己带的茶叶,吃完饭还要品上几口。
窗外,调兵山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,像极了泡开的金骏眉。茶艺教室里,孩子们还在认真练习盖碗的使用手法,小心翼翼,生怕打翻了手中的茶杯。这不仅仅是一门课,更像是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——对于慢下来感受生活的种子。而这颗种子,正在调兵山这片土地上悄悄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