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襄阳周边200元真情在何处
最近总听人念叨,襄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这话听着像玩笑,可仔细琢磨,又觉得里头藏着点什么。记得零几年那会儿,在襄城闸口的路边摊,二十块钱能买两碗飘着红油的牛肉面,再加一瓶襄北啤酒。那时候的感情,好像也跟这价钱差不多实在。
昨天打出租车,司机老陈跟我唠嗑。他说现在襄阳周边200元真情在何处,他自个儿都犯迷糊。老陈开夜班车,常载小年轻去各个商场、电影院。“现在看场电影就得百来块,吃顿饭更别提。200块钱?怕是连份像样的礼物都买不着。”他摇头叹气,车窗外的霓虹灯一闪一闪打在他脸上。
老一辈的爱情记忆
我奶奶那辈人,住在襄江边上的老房子里。她说当年爷爷追她,就是在汉江桥头买了支钢笔,花了大概——你猜多少?八毛钱。那支笔她用了十几年,到现在还收在抽屉里。那时候的感情啊,不像现在这么复杂,两个人看对眼了,凑够“叁转一响”就能把事儿办了。
现在别说襄阳附近了,就是跑遍全中国,要找200块钱的爱情恐怕也难。房价、物价嗖嗖往上涨,可感情的分量,反倒让人摸不着了。上周末我在人民广场溜达,看见个小伙子抱着束玫瑰等人,那束花少说也得两叁百。等他女朋友来了,俩人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各自刷手机。
不过话说回来,感情这东西,真能用钱衡量吗?前阵子听说个事,襄州区有对摆摊卖早点的小夫妻,每天凌晨叁点起床磨豆浆、炸油条。丈夫总会偷偷给妻子留碗豆浆,多加勺糖——就这点甜,让他们苦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。
说到襄阳周边200元真情在何处,我倒想起个朋友。他在诸葛亮广场旁边开了家小面馆,常来一对老夫妻,每次只要一碗面,分着吃。老头说老太太牙口不好,把面挑短了喂她;老太太则把肉丝都夹给老头。这么一碗八块钱的面,俩人能吃出满屋的温馨。
现在的年轻人压力确实大,襄阳市区房价都快破万了。谈恋爱、结婚,哪样不得花钱?可要我说啊,感情的真假,跟钱多钱少真没太大关系。关键是你有没有那份心,愿不愿意在柴米油盐里,给对方留点温暖。
襄阳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这个问题,也许问的不是价钱,而是在这个什么都涨的时代,那份朴实的心意还在不在。可能它没消失,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——也许是深夜回家时亮着的那盏灯,也许是感冒时递到手里的那杯热水。
感情啊,说到底不是买卖。它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,而在于你用了多少心。就像汉江的水,流了千年,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,可它从来不在乎岸边的人是有钱还是没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