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200米内约会交友,附近200米快速找人见面
淮安200米内约会交友的新可能
周末午后,我坐在淮海路边的咖啡馆刷手机,突然意识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——现在想认识新朋友,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大费周章。上周叁晚上,我刚下班就觉得无聊,顺手打开交友软件设置了“200米内”范围,没想到五分钟后就匹配到同在万达写字楼加班的设计师小林。我们从吐槽电梯太慢聊起,半小时后居然真在楼下清吧碰了面。
这种200米范围内的相遇特别妙,就像在小区门口买菜能遇见邻居似的,带着种恰到好处的亲近感。去年表妹通过附近的人功能认识了现在的男友,两人住得就隔条承德路,约会散步十分钟能来回,省去了异地恋的奔波之苦。现在她常开玩笑说,当初要是没打开那200米距离设置,可能就错过这段缘分了。
实际操作起来比想象中简单。很多软件都把“附近的人”放在醒目位置,设定好淮安200米内约会交友范围后,能看见对方大概的距离和共同兴趣标签。上周我在清江浦区等电影开场时,就通过共同养猫的标签认识了同样来观影的小王,现在我们家布偶和她家银渐层都成“网友”了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虽然附近200米快速找人见面很方便,第一次碰面选在开放公共场所还是很有必要的。我习惯约在水渡口大道那几家亮堂的网红店,既符合年轻人审美又确保安全。记得有回约在文创园见面,从线上聊天到线下喝咖啡不到二十分钟,这种效率确实让社交变得轻松不少。
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共同话题。上个月通过软件认识的球友就住在隔壁小区,现在每周叁固定去天津路小学打羽毛球。有次聊起来发现他小学班主任居然是我姑姑,这种小城特有的亲近感,让我们的友谊迅速升温。
当然啦,这种交友方式也要掌握好节奏。不必强求每次匹配都要立即见面,就像城南刘阿姨说的,她女儿现在和两百米内认识的琴友先线上合练了叁四次,觉得投缘才约在楚秀园旁边的音乐教室见面。这种由远及近、由虚到实的接触过程,反而让关系更水到渠成。
现在周末想逛商场时,我会提前半小时打开附近的人功能。有次在花漾城刚发布动态说要买裙子,立刻收到叁位附近姑娘的推荐,最后真在她们说的专柜找到心仪的连衣裙。这种即时又生活化的互动,让购物过程变得有趣多了。
或许这就是现代社交的魅力吧,既保留了淮安这座城市的烟火气,又借助技术让志趣相投的人能轻松遇见。下次当你走在运河文化广场,或者在新亚广场等朋友时,不妨留意下周围——那些与你相隔不到两百米的人群里,或许正有与你品味相投的潜在好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