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青城700元叁小时不限次数品茶,共青城叁小时700元随意品茶
周末闲来无事,朋友突然发来消息:“听说共青城新开了家茶舍,700块能喝叁小时,还不限次数续杯!”我盯着手机愣了会儿神——这年头居然还有这样实诚的生意?
穿过梧桐树掩映的街道,还没进门就闻见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老板娘正在柜台后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,见到来人便抬头笑了笑:“先选茶?红茶绿茶乌龙茶都有,付一次钱随便喝。”
茶香里的慢时光
白瓷杯里注水时升起袅袅白雾,龙井的豆香缓缓散开。隔壁桌的大爷嘬着普洱感慨:“我年轻那会儿,茶楼能坐一下午,现在到处是按壶计费的网红店...”他忽然压低声音,“不过要说实惠,还得是共青城700元叁小时不限次数品茶这种老派做法。”
确实,当整个城市都在加速,这里却固执地保留着旧式茶楼的从容。穿棉麻裙的茶艺师弯腰添水时轻声说:“很多人觉得叁小时太长,其实武夷岩茶要到第叁泡才出真味,太平猴魁更要慢慢品...”她手腕轻转,琥珀色的茶汤在空中划出弧线,“时间在这里不是消耗品,是礼物。”
窗外车流声仿佛隔了层滤网。戴眼镜的年轻人续了第二壶金骏眉,笔记本在桌上摊开;情侣分享着桂花乌龙,咬耳朵的轻笑混进茶香里。忽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专程跑来体验共青城叁小时700元随意品茶——买的不仅是茶,是用叁小时换来的呼吸间隙。
老板娘过来换茶食时闲聊:“常有客人问能不能办卡,我说这价格就是让大伙儿没有负担地常来。”她眨眨眼,“上周还有个男生在这儿喝完茶,鼓足勇气去隔壁花店买了束向日葵。”
茶汤渐凉时夕阳斜照,白瓷杯沿的金边慢慢融化。朋友碰碰我胳膊:“要不要再试泡凤凰单丛?”我看着他被热茶蒸红的脸,突然想起大学时在茶馆熬夜写论文的夜晚。那时我们穷得合点一壶茶,现在能潇洒地说出“共青城叁小时700元随意品茶”,却再也找不回当初对着茶叶渣占卜未来的心情。
准备离开时,发现墙角书架摆着褪色的《茶叶鉴赏手册》。翻开扉页,有人用钢笔写着:“1998年春,与阿珍在此品碧螺春。”墨迹被岁月晕染成淡灰色。这本书等了二十六年,不知是否等到了想见的人。
推门走入夜色,茶香还黏在衣领上。朋友忽然说:“下周叁还来吧?我发现慢慢喝,真的能尝出不同水温下茶叶的心事。”街角奶茶店排着长队,荧光屏滚动着“限时优惠第二杯半价”。而我们刚离开的地方,一壶正山小种正在炭火上轻声歌唱,等待某个推门而入的人,把它叁小时的心事统统讲给他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