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通话服务50元叁小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04:01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鞍山街头巷尾,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不少初中生聚在一起讨论着"50元3小时电话"的事儿。乍一听还以为是啥新出的手机套餐,仔细打听才发现,原来是几个初叁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互助热线。

一根电话线串起的知识网

这个主意最初是实验中学的王同学想出来的。那天他正为一道物理电路题发愁,突然接到邻校表哥的电话。两人在电话里讨论了半小时,题目居然迎刃而解。挂掉电话后他灵光一现:既然电话里都能讲明白题目,为啥不能把这个方式推广开来?

第一批参与的都是各个班级的"单科状元"。数学特别棒的李同学负责解几何题,英语拔尖的张同学专攻语法难点。他们商定每天晚上7点到10点轮流值班,用家里闲置的座机接听求助电话。至于那50元费用,其实是叁个月服务期的象征性收费,折算下来每小时还不到6毛钱。

没想到这个学生通话服务才开展两周,就接到了两百多个求助电话。最忙的时候,值班同学刚放下听筒,铃声立刻又响起来。有个初二女生带着哭腔说:"学姐讲的比补习班老师还清楚,我终于弄懂现在完成时了!"

藏在电话里的温暖

除了讲题,这条热线还意外成了倾诉心事的小树洞。记得有个周六晚上,值班的张同学接到一个特别来电。对方先是沉默了很久,然后小声问:"是不是付了50元,什么都可以聊?"原来这个同学因为月考失利,不敢和父母说,已经躲在操场角落哭了半天。

那天他们聊了整整四十分钟,从考试技巧聊到怎么和父母沟通。后来这个同学每次来电话,都是先汇报最近的学习进展,再讨论新遇到的难题。他说每次听到电话那头"喂"的一声,就感觉特别踏实。

现在这项学生通话服务已经发展到有12个固定接线员,还专门做了值班表。他们最近在琢磨,要不要把赚到的钱拿来买些教辅书,在社区搞个流动图书角。不过这个想法还在讨论中,毕竟大家最在意的,还是每天晚上那叁个小时里,能帮到多少个需要帮助的同学。

也许在大人眼里,这不过是个孩子们的小打小闹。但对这些初中生来说,那根普通的电话线,连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彼此温暖的青春记忆。就像有个同学在反馈本上写的:"原来遇到难题时,知道有人守在电话那头等着帮你,这种感觉真好。"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