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山98场体验分享,保山活动经历感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22:29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会儿刚结束手头的工作,整个人像被抽空似的,朋友突然发来消息:“周末去保山转转不?有个挺特别的活动。”我盯着屏幕愣了几秒——保山?就是那个总听人说却一直没机会去的地方?

动车穿过隧道时窗外的光线明明灭灭,像在给这段旅程打拍子。两个半小时后,站在保山站广场上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混着点泥土和植物的清香,和昆明确实不太一样。

初遇九十八场

活动的场地比想象中更有意思。老厂房改造的空间里,竹编灯笼在梁间轻轻晃着,投下暖黄色的光斑。穿着靛蓝扎染布裙的姑娘笑着递来一杯雷响茶,茶汤清亮,带着点烤米的焦香。不远处,几位老师傅正在演示如何把一块普通的木头变成精致的木雕。

我凑近看一位银匠打镯子。锤子落得极轻,叮叮当当像在敲乐章。他额头上沁着细汗,但手上的动作稳得像山。“这花纹是照着村口那棵老榕树的树纹打的,”他抬头笑了笑,“做了大半辈子,每道纹路都刻在脑子里了。”我忽然觉得,这保山98场体验分享里最打动人心的,大概就是这些手艺人的温度。

转角处飘来阵阵米香,原来是在做粑粑。糯米团在掌心压成圆饼,包上豆沙馅,再裹一层苏子粉。做粑粑的大婶手法麻利,边做边和排队的人唠家常:“我家孙女就爱吃这个,每次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奔厨房。”

山间的歌声

午后溜达进茶山,正赶上几位当地人在茶树间唱山歌。歌词听不太懂,但那个调子起起伏伏的,像跟着山势在走。带头的老人牙齿漏风,笑声却爽朗:“我们唱歌不看谱,看心情!”他随手摘片茶叶放在唇边,竟吹出了鸟鸣般的声响。

下山时遇见个采菌子归来的奶奶,背篓里满是鸡枞和见手青。她蹲在溪边冲洗菌子上的泥土,水流过她布满老茧的手指。“今天运气好哩,”她抬头眯眼笑,“晚上用火腿炒菌子,香掉眉毛哦。”那股子对生活的知足,让人心里暖暖的。

这样的保山活动经历感受,确实和城市里程式化的体验很不同。每件事都慢悠悠的,却透着种扎实的劲头。在永子围棋馆看两位老人对弈,黑子白子落在楸木棋盘上,声音清脆悠长。他们一下就是整个下午,偶尔喝口茶,很少说话。

夜幕降临时,广场上燃起篝火。不认识的人手拉手跳起舞来,火光在每个人脸上跳动。有个叁四岁的小娃娃跌跌撞撞地跟在队伍后面,咯咯笑着,他妈妈在不远处用手机记录着,眼里满是温柔。

回程的动车上,我翻看手机里的照片——木屑纷扬中成型的浮雕、蒸笼掀开时腾起的热气、老银匠专注的侧脸。这些画面比任何纪念品都来得珍贵。保山98场体验分享带给我的,不只是几次新奇的见闻,更像给忙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。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间,原来都藏着生活的本真。

邻座的小姑娘好奇地问:“姐姐,保山好玩吗?”我顿了顿,把手机收起来:“值得你去亲自走走看看。”车窗外,保山坝子在晨雾中渐渐远去,而有些东西,已经留在了心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