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品茶上课工作室,阜阳品茶学习工作坊
最近在阜阳的街头巷尾,总能听见有人在聊品茶的事儿。不是简单喝茶解渴,而是正儿八经地把茶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。这不,前几天路过城南,恰好看见两家挺特别的店——阜阳品茶上课工作室和阜阳品茶学习工作坊。乍一看名字差不多,里头可藏着不少门道。
先说阜阳品茶上课工作室吧。推门进去,先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,像是老木头和干树叶混着花香的味道。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穿着亚麻衫,正在教几个年轻人温杯。他说话慢悠悠的:“别看就是个杯子,温度差一度,茶汤的香气就差一截。”有个小姑娘手抖,热水差点洒出来,他也不急,伸手托住壶底,“手腕放松,像这样转半圈”。
茶是活的,得读懂它的脾气
在阜阳品茶上课工作室待了一下午,发现他们特别在意“慢工出细活”。同样的铁观音,他们能分出五六个产地,连茶树长在阳坡还是阴坡都要讲明白。有个阿姨问:“不就是喝个茶嘛,至于这么麻烦?”老师傅笑着拈起一片茶叶:“您看这叶片卷曲的弧度,像不像在说它经历过哪样的阳光和风?”这话听着有点玄,可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开,还真觉得它们在讲故事。
拐个弯到阜阳品茶学习工作坊,气氛又不一样。这边更像是个实验室,桌上摆着各式茶具,墙上还挂着茶叶发酵程度示意图。他们的阜阳品茶学习课程特别实在,第一课居然是教怎么选水。“矿泉水、山泉水、纯净水,泡出来的味道全不同。”负责讲解的小伙子说着,同时用叁种水泡同款龙井,让大家轮着尝。果然,用虎跑泉泡的那杯,鲜爽味一下子就出来了。
其实在阜阳这样的城市,能静下心来学品茶是件挺幸福的事。不像咖啡喝了心跳加速,好茶入口是润物细无声的舒服。两家店虽然风格不同,但都在做同样的事——把茶里头的学问,变成普通人能听懂的语言。上次在工作室看见个外卖小哥,送完午高峰订单过来歇脚,现在居然能品出普洱是不是勐海产的了。
记得工作坊的老师说过特别在理的话:“喝茶不在贵贱,在于你愿不愿意花时间与它相处。”是啊,现代人都太忙了,忙得连等一壶水开的耐心都没有。可当你真的坐下来,看着茶叶在杯中起伏,会突然发现——原来我们缺的不是时间,而是认真生活的念头。
这两家店挺有意思,一个重意境,一个重方法,但都让茶走进了寻常日子。下次你要是路过,不妨进去坐坐。不用想着非要学成专家,就当是给忙碌的生活按个暂停键。毕竟在阜阳品茶上课工作室,连烫杯子的过程都值得细细品味呢。